筼筜湖不仅是我市的“城市会客厅”,它还承担着防洪排涝的功能。
现有的筼筜湖排洪泵站工作时情景
厦门晚报讯(文/图 记者 谢雨真 见习记者 林依文 通讯员谢毅强)筼筜湖不仅是我市的“城市会客厅”,还承担着防洪排涝的功能,厦门本岛1/3的雨水要汇入这里。昨天上午,市市政园林局组织了一场筼筜湖区防洪防汛演练,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市政部门将在西堤建设筼筜湖第二排洪泵站,未来整个湖区的排洪能力将提升一倍多。
据了解,筼筜湖水域面积1.6平方公里,库容量380万立方米,汇水面积37平方公里。如果筼筜湖流域内降50毫米雨量,可使湖区水位上涨约1.2米。多出来的192万吨雨水,如果按岛内去年夏季用水高峰期58万吨/天计算,相当于岛内居民3.3天的用水总量。
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涨潮不能自然排水,就需要开启排洪泵站进行强排。
筼筜湖管理中心主任张斌说,筼筜湖连接周边三十多个大小雨水管道,如果雨水不能及时排入大海,可能导致松柏、槟榔、湖滨南路等区域被淹。如果筼筜湖的水位过低,则会造成沿岸的压力不平衡,影响周边地势安全。
目前,筼筜湖排水主要有两种方式,当海水的水位低于筼筜湖水位时,开闸利用自然潮差排水;当海水水位高于筼筜湖水位,或者遇到暴雨天气时,就要打开排洪泵站进行抽水。所以,筼筜湖管理中心需随时与气象部门保持联络,确保在雨季前就腾出适当的库容,迎接暴雨的到来。
据悉,第二排洪泵站的建设正在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已选址西堤。该泵站设计排洪能力为50立方米/秒,设计标准为五十年一遇的洪水。“这将使得筼筜湖的排洪能力大大增强。”张斌认为,第二排洪泵站的建设意义重大,两个泵站一起运作,可进一步保障厦门本岛在暴雨天气的安全。
【链接】
旧泵站无法满足排洪需求
现存的筼筜湖排洪泵站建于1997年,设计标准为十年一遇的洪水,排洪能力为40立方米/秒。同时开启9个泵站,可以让筼筜湖水位每小时下降约0.09米。随着近年城市化的进展,硬化路面增多(即水泥地和马路等)、软化路面减少(比如泥土地等),导致路面收集雨水的能力降低,遇到强降雨,短时间内极易形成地表径流,流入市政管网的雨水很快就进入了筼筜湖。因此,现存的泵站已经不能满足排洪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