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法制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厦门平安建设经验

2015-06-19 16:08:51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立体治安防控保证社会平稳有序发展。(本报资料图)

  翻卷的鼓浪屿之波,激荡着平安厦门建设踏浪弄潮、澎湃向前。

5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此项地方性法规乃全国首部,其中,“无争议事实记载”“无异议调解方案认可”“政府购买调解服务”“非诉讼法律援助”等机制的创设,可圈可点,广受关注。

近些年来,厦门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矛盾问题相生相伴,但秉承闽南文化传统的厦门人,不回避、不退缩,而是想办法、迎挑战。一路走来,美丽平安相伴厦门。

平安厦门,抓手有力。5月19日,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詹沧洲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平安建设必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和推进。近年来,厦门一直在探索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等平安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平安共创、矛盾共调、治安共管、社区共治、成果共享,同时注重将成熟治理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大胆创新,规范运行。”

厦门正在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并提出“到2020年前把厦门建成美丽中国、法治中国典范城市”。毫无疑问,平安厦门建设将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立体治安防控特色彰显

厦门社会治安基础好是有口碑的,如何再上台阶?这是《法制日报》记者此行采访最关心的问题。

说基础好,一点不夸张。厦门地方小,人口素质高,加上警民联手,没有明显治安短板。

目前,厦门10多万名“平安志愿者”佩戴着“红袖章”走街串巷义务巡逻;10支“安盟志愿者服务队”应对交通违法,开展反扒、应急救援等;5000多名辅警协同警察共同奋战在一线;8万多个视频监控探头遍布全市,初步形成市、区、街、社四级联网监控体系,步入常态化视频巡查……记者在厦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显示屏上看到,5月18日共接入呼叫7410个,接处忙而不乱。

人防、技防、物防构筑立体化治安防控,这些大家都在做,厦门特色在哪里?在于精确预警、精准打防。这些年,厦门着眼于动态发展的复杂治安形势,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讲究精确预警、精准打防。

随着采访深入,记者看到,优化资源配置、打通线上线下、专业合成作战、“围村围楼”整治等创新举措,正在成为推动厦门治安防控新一轮引擎。

4月1日,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桥隧大队正式成立,此举现已形成“关城门”似的高效管控效应。

桥隧大队管辖的四桥一隧及两条城市快速路,是出入厦门的咽喉要道,也是治安防控堵截门户。此前,因划片分管,出拳难免迟滞。整合之后,其直接听从市局指挥中心扁平指挥,第一时间就能做到点对点调度。

数据显示,桥隧大队成立一个多月来,接报堵情环比下降7%,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739起,查扣各类违法车辆114部。

厦门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林锐力推科技强警、精准用警,让人印象深刻。去年4月,市、区两级公安将刑侦、技侦、网侦、图侦、情侦“五侦”集中,合成作战。在市局合成作战室,记者看到,经侦、禁毒、安保、反恐等部门也已加入其中。

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大约万分之九的警力配置,必须靠整合资源再造战斗力。

据厦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政委纪边强介绍,合成作战机制启动一年多来,快速精确打击提升明显,持械抢劫、飞车抢夺、盗抢柴油、掉钱诈骗等突出警情得到遏制。公安反诈骗专业队2014年共破虚假信息诈骗案件4691起,挽回群众损失上千万元。

城中村黑点、乱点多,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但治理上,厦门更加注重采取点位式的“围村围楼围点”整治。全市33个“城中村”创新推行出租房管理一个管理员、一个登记簿等“五个一”,平安眼、平安铃等防控网络“四个平”,治安管理网格化、出租管理等级化等防控机制“三个化”的社会治理工作,全市“城中村”治安面貌得到根本改善。

蔡塘村常住人口2千多、外来人口超过5万,5月20日,记者在这里看到,一些出租房已经用上指纹门禁。

蔡塘村现有一支54人的治安志愿巡防队,有一部24小时轮岗值守的“民间110”,若有居民求助可第一时间提供治安、消防、救助、排险等服务。4月9日,社区王女士报警求助寻找走失的小孩,巡防队立即在村里开展拉网式搜寻,终于在社区篮球场一角找到了孩子,王女士对社区巡防队员连声道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