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成功后,杨晓东与医护人员合影 五次手术终于“抬头挺胸” 身高从1米“长”到1.5米 杨晓东的第一次手术于2013年5月28日展开,花莲慈济医院院长陈英和的目标是让晓东的右腿得以正常舒展,不再蜷缩。然而手术还未开始,这幅扭曲的身体就让准备进行麻醉的医生感到棘手不已。 为了防止全身麻醉时,杨晓东气管内的插管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医疗团队特地观察了他平日里最自然的睡眠姿态,并根据其头部的活动程度,确定了插管的适当摆放位置。 上午八点半,手术正式启动。尽管已经有所准备,实际操刀时,杨晓东的身体扭曲程度,还是深深地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位医生。由于杨晓东的髋部发生严重病变,医生根本无法分辨髂骨与股骨的交界点,这让手术的复杂程度大幅度升高。在无数次的精确测量和模拟操作之后,陈院长终于确定了最为恰当的切割位置。 四个小时过去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整形美容”终于初步落下了帷幕。杨晓东的右腿已经能够正常摆动,接下来的左髋关节手术将定在四周后进行。 在四次手术后,杨晓东在8月13日迎来了第五次手术。陈院长说,从晓东的检查报告可以看出,因为严重僵直性脊椎炎,导致晓东的脊髓神经与周围的组织都已弯曲,所以在切骨板、动骨块时,神经元素会缩短,会对神经组织造成无法避免的挤压,所以越到手术末段,风险也就越高,因此手术过程中,神经传导讯号的监测就是很重要的关键。而麻醉部主任陈宗鹰所带领的团队,透过体感觉神经监测器,全程监测神经传导讯号,成为整台手术的“守门员”。 预料中的危险不约而至。手术开始不久,晓东脚部传来的神经信号出现了异常。本就严重自闭的杨晓东,如果因为神经损伤出现瘫痪之类的结果,很可能会更加自暴自弃。无论从身体和心理上,瘫痪,都是晓东不能承受之痛。医疗团队的压力陡然增大。麻醉团队数次在危急关头及时提醒,让行走在钢丝边缘的陈英和院长如同系上了维系平衡的安全带,游刃有余的调整动作步骤,将神经损伤的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十一点二十八分,在进入手术室两个小时后,杨晓东第三次的脊椎矫正手术终于有惊无险的抵达终点。经过五次手术,杨晓东的身体外貌,已经从5个月前的扭曲变成直立,身高也从1米拉直增长至近1.5米。 两岸爱心接力演绎生命奇迹 杨晓东不只身体状况得到改善,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改观,一改过去十多年来回避人群的习惯,经常走出病房。在台湾慈济诸多擅长疏导心理痛苦的志工帮助下,杨晓东也从初期术后的康复苦闷中走出来,以写日记的形式,乐观记录自己的康复心得。杨晓东说,等他好了以后,要用自己的切身心得,去帮助更多人走出痛苦。 如今,杨晓东已经能够在助步器的帮助下“抬头挺胸”走路。 杨晓东术后第一次站直身体,竖起大拇指比“赞”的画面,感动了现场所有人,也瞬间定格成为了两岸爱心接力演绎生命奇迹的永恒感动。 据悉,《生命通道》作为东南卫视首创并重磅推出的大型原创医疗纪实生命剧,将于5月31日晚21:15分播出杨晓东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生动还原他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五次手术和康复经历。 |
相关阅读:
- [ 09-28]发出怪声、不断抽搐、身体扭曲……怪病折磨12岁男孩
- [ 05-26]民政部部署各地开展福利、救助机构安全隐患排查
- [ 05-24]七旬老人环岛路逆向"狂奔"逼停司机 造成短时拥堵
- [ 05-23]贵阳“5·20”楼房垮塌现场搜救结束 16人遇难
- [ 05-22]医疗救助升级,医院不能掉队
- [ 05-22]“两马”海域将加强两岸海上搜救协作
- [ 05-22]民政部:正了解“福彩涉利益输送”情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