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厦扎实推进十大行动计划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纪实

2015-05-19 08:34:10江曙曜 廖慧娟 蓝碧霞 王元晖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生态优

蓝天绿水同守护

生态文明关系到城市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在厦门,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共识。厦门是福建省首个对清洁空气订立“行动计划”的城市。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生态红线”被频频提及。缔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生态环境,成为厦门人的共同追求。

有一种蓝叫“厦门蓝”,一段时间来,厦门人特别喜欢在微信上晒用手机拍下的厦门蓝天,引来朋友圈里的各地朋友羡慕不已。其实,大家真正羡慕的是湛蓝背后的空气质量。

在国家环保部每个月公布的国内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红黑榜”上,人们常常可以在红榜上找到厦门的名字。2014年,厦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8天,优良率达95.3%,比2013年提高1.9个百分点,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第8。

让一个城市空气质量波动的因素不少,机动车尾气和工地扬尘被公认为两大 “罪魁祸首”。近年来,厦门的机动车保有量迅速膨胀,目前全市大大小小在建的工地也达到2000多个——这种情况下,令全国人民艳羡的“厦门蓝”是怎么出现的?

美丽厦门,首先要有好的空气。王蒙徽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厦门空气质量必须在全国力争“保十争五”,压力再大,也要下大力气呵护好厦门人一直引以为傲的清新空气。

要取得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必须在最广大的范围寻求合力。“厦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4-2017)几易其稿,目前已正式开始实施。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厦门成为福建省首个,国内继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之后,对清洁空气订立“行动计划”的城市。

围剿工地扬尘,整治企业废气,淘汰黄标车,厦门全线拉开的空气质量守护战,正是生态优美行动的一个关键环节。毋庸置疑,要让厦门的生态更优美,就必须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缔造宜居生态环境。

981平方公里陆域生态控制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7.6%——这两个数字,直观地诠释出厦门的生态理念。从2014年起,生态控制线纳入全市“多规合一”业务管理平台,作为规划审批管理的依据,实现了生态控制线的空间定点、定位、定桩,使生态保护区域牢牢固定在“一张图”上,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明确了底线,撑起了一把“绿伞”。不仅如此,厦门还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宜居度为依据,按照生态保护区、协调发展区、重点发展区、优化提升区四类功能,划定了全市主体功能区,实现“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推动生态优美行动,厦门不遗余力。

从立法上寻找突破。今年元旦,《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正式施行,成为全国第二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而《美丽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4-2030年)》草案和《美丽厦门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草案近日也通过市人大的审议,这些法规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行动中积极推进。为了让蓝天长驻,让江河湖海得到休养生息,全面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厦门努力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

奔腾的过芸溪,宛如一条绿色的纽带,缠绕着人来人往的东孚商业街。厦门把饮用水源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海域环境质量作为重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河长制”,投入巨资,开展了以保护饮用水源、实施流域综合整治、修复海域生态系统等为重点的水环境专项整治,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

绿,是厦门的底色。厦门全面铺开界边、山边、路边、水边景观提升工程,在城郊发展森林公园,在城边建设环城绿化带,在城区建设具有一定面积的成片林,构筑城郊、城边、城区协调配置的绿化生态圈。而一条长达848公里的绿色慢行系统的建设也全方位铺开,公共自行车道已基本覆盖厦门岛内。

一场场家园清洁行动,接连开启。厦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建设、管理、运行一体化”的要求,建立了垃圾处理、利用的新模式、新体系,全市基本实现了垃圾处理、利用“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的路子。

“同意厦门通过国家生态市建设的技术评估!”几个月前,国家环保部技术评估组的这一结论,羸得了会场持久的掌声,这也是对厦门长期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褒奖。

但厦门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自加压力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到2030年,厦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天数将达到97%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到100%,全市噪声功能区夜间达标率将持续稳定在55%以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