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厦扎实推进十大行动计划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纪实

2015-05-19 08:34:10江曙曜 廖慧娟 蓝碧霞 王元晖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百姓富

岛内岛外都乐活

民生福祉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与落足点。收入倍增、文化提升、健康生活,这一个个行动都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每年新增18万就业人口,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立足于岛内外一体化,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市民的道德和文明素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厦门通过行动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群众,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攀上青礁慈济宫的千级台阶,极目远眺,人们除了可以目睹九龙江入海的伟岸身姿之外,还能够注意到山脚下被红砖绿瓦点缀的一片片绿茵茵的农田。如今,很多厦门人都知道这个厦漳边界的小村落的名字——院前。

这是海沧区青礁村的一个自然社,交通并不发达,三年前,它甚至还被列入拆迁村的行列。不过现在,它成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试点村和示范村。

院前人陈俊雄,最近总是乐得合不拢嘴——一种崭新的土地经营模式,让村民们的腰包都鼓了起来。以往,村民自种一亩地年收益大概3万元,但现代都市农业模式启动后,一亩地被分为33块,每块20平方米,每块以每年2400元左右的价格出租,年收益便达到了8万元。

院前的变化,折射的正是厦门权衡城市与农村发展的思路。在厦门的决策者看来,城与乡是矛盾的有机统一体,既不能撇开农村的发展谈城镇化,也不能离开城市的发展谈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立足城乡各自的特色和优势,让城市更像城市,让农村更像农村,探索一条城乡协调互补、共同发展的路径。

正因为如此,翻阅这两年厦门实施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名册,人们可以频繁读到“岛外”这一关键字眼。以主体功能区建设统筹优化空间布局,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力,以优化服务配套增强城市功能,转型发展中的厦门,正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18万人!这是厦门实施收入倍增行动以来,每年实现的新增就业人口数字。厦门落实各项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强化信息引导,鼓励企业招收就业困难人员、征退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援助群体。

260元!这是厦门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去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增基本养老金的金额。目前厦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已达2838元,整体水平居全国第四名。

1500万元!这是厦门降低门诊起付标准,参保人员每年减少的医疗费负担。厦门城乡居民医保每人每年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30元,比国家提出的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人均320元的目标高出110元。

立足于岛内外“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一体化”的健康生活行动,让厦门的居民每天都能感受到发生在身边的变化。教育提升工程,医疗康体工程,住房安居工程,便捷交通工程,城市配套功能完善工程,指向的,无一例外都是老百姓的各种“宜居需求”。

莲花路口,厦门地铁1号线的施工工地。继全线第一个车站在这里封顶之后,今年9月,莲花路口站-莲坂站盾构区间有望实现洞通——厦门的地铁时代,已经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市委、市政府深谙,交通是城市生活的动脉,是一个城市保持活力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也是打造宜居城市的一个着力点。为此,一场加快推进海陆空以及信息通道互联互通的建设热潮在厦门掀起,大港口、大物流、大路网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承载力和竞争力。

不再片面追求规模、数量,厦门的城镇化发展逐步向提升公共服务、生活素质和城市文化等内涵转变。按照“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厦门着力优化提升本岛,加快拓展岛外,推进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齐头并进。

有了倍增的收入,有了健康的生活,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自然会落脚到文化上。厦门的文化提升行动,通过推进城乡居民精神塑造,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文明素养推上了新台阶。

到今年底,厦门将建设3个2万平方米以上市级文化广场,每区设立1个1万平方米以上的区级文化广场,每个镇都将有一个镇级文化广场,辖区内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不少于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场所,镇、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厦门等50个城市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在不少评委看来,这份殊荣,对厦门而言,并非偶然。市委、市政府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推动“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美丽厦门的重要内容,以“共同缔造”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建热情,才最终实现了经济与社会同发展,城市与市民共成长,创建与成果共分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