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 老年“托儿所” 让老人更快乐 养老,这一度是鼓浪屿人最揪心的事情。 “老人不愿意离开鼓浪屿,可是我们子女都在厦门岛工作。”不止一次有鼓浪屿老人的子女对记者说过这样的话,由于对鼓浪屿的依恋,许多耄耋之年甚至上百岁的老人都选择了待在鼓浪屿,“空巢”现象十分突出,有工作压力的子女们往往在照顾老人方面有心无力。 鼓浪屿街道老人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开始探索日间托老机制。辖区户籍户口60周岁以上老人,特别是低保老人、“三无”老人、残疾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是重点服务对象。“服务中心就像是个老年人的‘托儿所’,满足居家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老年活动中心负责人介绍,爱心餐桌三菜一汤,有荤有素,如果吃完饭不想回家,还可以在服务中心午休。休息室里床铺整洁,南京军区疗养院医生每周还会定期到长寿园为老人义诊。 此外,老年门球场、沙滩排球场、羽毛球场、社区健身场、街心公园……这一个个公共空间的利用增添了老人们生活的乐趣。“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和周围老人们联络感情,以前的同事都说我越活越年轻。”鼓浪屿人许女士说。 宜居之岛:一杯热茶的温度 李凌/文 鼓浪屿的四落大厝,这座吸引无数游客的古建筑一隅,住着102岁的李惠荣。 深宅大院里的故事总是鲜为人知,鼓浪屿医院的医生入户敲门询问的时候,才发现李惠荣是全岛男性中最高寿的老人。老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每日读书看报,生活也都能自理,家人也为他的身体硬朗而欣慰。 当然,让李惠荣家人更为欣慰的是,这一次鼓浪屿医院医生的不约而至。医生入户为老人量血压时,才发现老人血压超过了200,数值比正常范围偏高很多,就立刻安排老人住院治疗。老人出院后,家人问医生,以后血压高了怎么办?医生像朵拉A梦一样拿出自己“发明”的远程监控血压仪,量完血压后可以上传数据,医生和家人的手机都能接收到血压数据,一旦有异常,便会自动发出预警。 这只是鼓浪屿医疗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这个被钟南山院士肯定的“鼓浪屿模式”,由政府赞助,医院推行,下社区、走基层,它展现的是政府支持下社区功能的恢复,折射的是精细管理下医患之间的人性光辉。正如鼓浪屿医院医生刘春所说,“现在到鼓浪屿的各家各户,他们都认识我们,欢迎我们,我们都能有口热茶喝了。”不但如此,鼓浪屿医院的每一个医生都有自己的医患微信群,已经和患者成为了朋友。 鼓浪屿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大约有三成,其中不乏百岁以上的老寿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老人岛”,鼓浪屿上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检验着这个地方是否“宜居”,是否人性化。鼓浪屿医院这次慢病诊疗的入户建档,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岛上的老人。另一位鼓浪屿老人,足不出户十多年,也是在这次入户过程中被医生纳入档案。 宜居,不仅仅在于环境的改善,更在人心。李惠荣出院后,记者随医生到四落大厝入户随访,第一时间便接到了李惠荣家人送上的热茶,“有口热茶喝”———这如果成为每个医生、乃至政府管理者的骄傲,那么我们可以想见,他们的这个社区的居民一定是幸福的,而这个社区也是充满温情和希望的。 本版图片 记者 唐光峰 实习生 陈艺杰 摄 |
相关阅读:
- [ 05-15]航线调整后鼓浪屿客流得到控制 琴岛终于回归宁静
- [ 05-13]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鼓浪屿社区生活充满温度与色彩
- [ 05-13]2015年鼓浪屿共同缔造亮点
- [ 05-13]鼓浪屿整治提升系列谈:全局视野
- [ 05-13]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鼓浪屿生活充满温度与色彩
- [ 05-13]鼓浪屿实施“全岛博物馆”等一批文化提升项目
- [ 05-11]用发展的眼光看鼓浪屿 整治提升共同缔造品质之美
- [ 05-11]鼓浪屿逐步回归宜居宜游 相关整治提升成效获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