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排水装备。 怎么提高市民防震意识? 近年来,市地震局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利用科技手段,借助新载体,将防震减灾知识细化为不同的元素符号,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科学意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建设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是防震减灾宣传稳固而长久的重要阵地。厦门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是首批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还是福建省先进科普教育基地、厦门市首届十大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厦门市首批关心下一代科普教育基地。基地展品内容、数量为福建省最多,年接待5万人次。基地共有一个宣传展室、一个讲座厅和已建台网观测室。内部设有模拟地震来临时体验震感的“震动台”、直观表现地震及其破坏的“地震演示沙盘”、“地震纵横波演示器”、“候风地动仪模型”、“震动与距离关系演示模型”等项目。 打造地震科普示范校 海沧东孚学校内,可以感受到浓浓的防震减灾科普氛围。学校的地震科普展览厅拥有厦门市地震监测手段分布模型台、震动和距离演示仪、震动和加固演示仪、震动记录仪等一系列设施设备。学生在这里可以更直观地找到“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和“发生地震后怎么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学校还和市地震局共同编制了《防震减灾校本课程》,系统地介绍防震减灾知识。像东孚学校这样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厦门已经建成了11所。 研制地震预警演示装置 市地震局研制开发了一套“地震预警演示装置”,能非常直观形象地将地震预警的原理呈现在人们面前,还能够把应急避险演练有机结合进去,让人们掌握避震技巧。该装置为全国首例,是防震减灾进校园、进社区又一个实用、有效的宣传工具。 建设防震减灾示范社区 湖边水库旁的万科湖心岛四期小区楼盘,在施工过程中,加入了钢结构的“消能键”。消能键是类似立方体的软钢组织,通过其局部变形来耗散由地震输入建筑结构中的能量,让地震中的高楼减小摇晃幅度,降低大楼结构在地震中被破坏的概率。厦门2001年以后的新建住宅抗震设防烈度均达到了7.5度。而如果引入类似消能键这样的减隔震技术的话,住宅楼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可以提升到8度甚至更高。 万科湖心岛四期小区是厦门着手打造的首个防震减灾示范社区。 |
相关阅读:
- [ 05-12]灾害来了哪里躲 一张图带你了解福州的应急避难场所
- [ 10-10]厦门市第二批地震避难场所预计将于年底建成
- [ 09-12]高端市场成服企“避难所” 致前8月牛皮进口量大增
- [ 08-11]灾害来了哪里躲 福州:部分应急避难场所不完善
- [ 08-05]厦门今年将建设40处应急避难场所 选址都在学校里
- [ 04-16]厦门规划在城中再建40处地震应急避难所
- [ 02-28]厦门今年再建40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均选址中小学校
- [ 08-22]厦门将再建40个地震避难场所 现已有42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