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讯期,古墓就会淹在水里。
厦门晚报讯(文/图 记者 陈满意 实习生 姚斐)集美后溪的石兜水库边上有一处古墓还有石刻,雕刻得非常好。”近日,市民陈先生向记者报料说,水库的水位下降时,在岸边就能看到龙形的石雕,两处露出水面的旗杆石保存完好,还有一处是碑亭屋顶的石构件。有人说,古墓不远处一块巨石上的“第一山”石刻,出自朱熹之手。
据记者了解,古墓和石刻已经列入集美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墓主人身份显赫,可惜无法确认是谁
石兜水库位于坂头水库上游,风景优美,吸引了不少游客。昨天上午,记者跟随集美文史研究爱好者、集美文化局退休干部林火荣,在石兜水库的岸边果然看到了陈先生所说的古墓,还有一些掩埋在泥沙中的石构件。
裸露在泥沙中的三合土墓围有一米多长,虽然风化严重,但依然坚固。古墓洞口横着一块石板,看起来像石碑,两米多长、一米多宽,可惜大半被埋在土里,裸露部分没有文字。距古墓十多米的水边,有两块碑亭屋顶石构件,其中一块淹没在水中。另外还有一对旗杆石,露出水面二十多厘米。
林火荣曾于2009年做过集美区的文物普查员,对集美区的文物非常熟悉。他说,当时就发现了这座古墓,不过只有水位下降时才会露出水面。
“从精美的石构件、古墓的规模以及两处旗杆石,可以看出墓主人身份显赫。”林火荣说,从墓的建制、规模来看,应该属于官宦人家的夫妻墓。这座古墓曾被盗过,虽然碑亭上的石构件还在,但墓碑已不知去向,无法确定墓主人是谁。
有人说“第一山”石刻出自朱熹之手。
“第一山”是朱熹、朱芾还是米芾手迹?
离古墓不远处,有一块四五米高的大石头,上面刻着“第一山”三个大字,周围还有阴刻的线条框起来,但没有落款。
有人说“第一山”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书写并找人刻的,也有人说是明代书法家朱芾的手迹,但不少书法爱好者则认为这三个字应该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字。
林火荣说,朱芾游江南汴河时,在半山腰的石头上写下“第一山”,石兜水库内“第一山”石刻无论字形还是体积都酷似朱芾当年留下的那三个字。
这块巨形石刻旁的一块石头上,还刻有“第一岩”三个小字,长宽十多厘米。“第一岩”之上的另外一块石头上,则刻着“狮形”两个字,之间相距约1米,大小与“第一岩”相似,字形略扁。林火荣说,当时传说从山的某一个角度来看,这座巨石及周围的碎石看上去像一个狮子头,所以被称为“狮形”。
石兜水库水位高时,“第一山”石刻被完全淹没在水中。在林火荣的记忆中,石兜水库建设前,位于水库底部有一个石兜村和一处建筑精美的庙宇。当时村里有几百户人家,苎溪两岸树木苍翠,梯田一处接着一处,田园风光非常优美。
从当时的位置,也就是今天的水库底部看,“第一山”石刻位于半山腰,至于究竟是否是朱熹手写并让工匠凿刻的,目前尚无从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