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石青青)眼看五一小长假马上就要来临,不少市民已经做好了各种长途旅行的计划。在幸福旅游的同时,医生提醒,长途旅行路程动辄数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不仅让人坐立难安,更有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长途旅行时最好常站起来走走,多做足部屈伸的动作,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积而形成血栓。 坐得太久,也可能危及生命 中山医院血管外科黄小进主任介绍,在所有的静脉中,人体双腿的深静脉最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后,血液不能有效回流,就像下水道堵塞,污水不能排出,造成堵塞远处血液淤积、肢体肿胀。深静脉血栓不仅会让肢体肿胀疼痛,还可能导致致命的肺动脉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缘起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连续长途飞行后,引发了左腿深静脉血栓。 黄小进说,在长途旅行中,车厢或是机舱内缺氧、反复循环的空气、疲劳时又忘了饮水等因素都使得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很多朋友一上车或飞机,就习惯于在座位上静坐休息或者睡觉,缺乏运动使得血液流动减慢。以上种种因素相互作用,血液就非常容易形成血栓。有调查发现,对普通人而言,3至4小时以上的久坐就有可能发生肺栓塞;时间越长,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危险性就越高。而孕妇、口服避孕药者、高血黏度者等旅客血液本身就处于一种高凝状态,更容易受到病魔的青睐。 “动起来”最能防止血栓 在旅行中如何避免血栓发生?黄小进主任强调,最重要的就是动起来。在乘坐长途交通工具的过程中,应尽量创造活动身体的机会,即使受条件限制,如实在没有空间,可原地做足部屈伸动作,增加小腿肌肉收缩,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其次,要注意多喝水,因为飞机上的环境非常干燥,水能使血液稀释,有效避免血栓形成,同时不要抽烟,也不要饮用酒精饮料,因为烟和酒精都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专家提醒,如果本身就处于血液高凝状态的旅客,旅行前应向医生咨询是否适合旅行,或遵医嘱采取特殊措施来预防出现血栓现象。 |
相关阅读:
- [ 01-21]福州:保安突发脑血栓 遇上一群好心人救了他的命
- [ 10-20]久坐马桶玩手机女子患痔疮 医生:方便控制在5分钟
- [ 03-25]女士来厦旅游长时间久坐 血栓造成肺栓塞险丧命
- [ 02-19]麻将连打十小时 大腿肿成"紫萝卜"
- [ 04-25]五一国内游目的地厦门再排前三 市民以短线游自驾游为主
- [ 04-11]五一小长假连歇三天不调休 收费公路可免费通行
- [ 04-10]"五一"出境游热门线路爆满 上班族拼出5至9天长假
- [ 04-08]清明小长假刚过 “五一”小长假厦深车票紧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