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调查发现,代驾行业不仅面临外部竞争,还有内部“战火”
■业内人士认为,代驾还没有行业规范,服务参差不齐,制约发展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袁舒琪)昨天,本报报道了代驾司机这群“夜行者”的故事,引起读者关注。
这群“夜行者”奔波在黑夜中,载喝醉的人回家,遇到过豪掷两万元小费的“土豪”客户,还碰见过醉酒不醒的迷糊车主……种种“奇葩”故事的背后,是这群“夜行者”工作中的艰辛和快乐。
然而,就是这样一份不同寻常的工作,却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加入。代驾司机群体正日趋庞大,透露出的一个信息是:代驾市场现在很火。
为了揭秘代驾市场的现状,记者昨日深入采访了资深业内人士,通过他们的诉说,勾勒代驾市场中存在的竞争、瓶颈、未来发展前景。
1外部竞争
专车、打车、拼车软件
挤占代驾市场份额
据粗略统计,厦门至少有上千名代驾从业者,有大大小小20多家代驾公司。
“与前几年相较,代驾市场正在飞速扩张,而且从发展形势来看,势头还在猛涨。”业内人士李建民说,这组数据不仅能体现厦门代驾市场的“火”,还能看出这个市场近几年以来的高速膨胀发展。
据了解,厦门代驾市场从十几年前就已经兴起,但当时只有寥寥无几的订单和从业者,不过,在醉驾入刑实施之后,“人们对代驾的需求突然迸发”,代驾市场有了蓬勃发展的沃土。
代驾市场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互联网代驾。“如果说‘醉驾入刑’提供了沃土,那么互联网代驾就搭建了平台。”李建平说,用户能基于LBS技术选择最近的代驾师傅,借由代驾App将用户需求与师傅的碎片时间对接,并且对于分成明码标价,不仅提升效率,还让这个行业更加透明。
不过,在业内人士眼中,代驾的未来前景却很难预测,甚至不容乐观。
“成也互联网,败或许也在互联网。”李建平指出,“车联网”的时代正悄悄来临,如今,专车、打车、拼车软件如雨后春笋,都在挤占代驾的市场份额。代驾涉及车主的隐私、车上的财产以及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而专车、拼车等能达到与代驾同样的效果,也许更容易被市民接受。
2内部竞争
传统代驾PK网络代驾
抢占市场“战火”不歇
竞争不止发生在代驾与专车、拼车等出行方式之间,代驾市场内部也一直燃烧着“战火”——传统代驾和互联网代驾App不断展开市场“拉锯战”。
这是一场新与旧的比拼。“传统代驾是以电话、酒店牵线,而新兴的互联网代驾App借助互联网平台,一下子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这给传统代驾带来冲击。”业内人士周正源说,已经拥有一套完善流程的传统代驾当然不甘示弱,竞争由此展开。
某代驾App司机董立群透露,传统代驾的其中一种经营方式,就是通过酒楼、酒吧的工作人员长期与代驾公司合作来实现,在顾客需要代驾时,酒楼工作人员就能马上帮助联系。不过现在,不少顾客并不优先选择酒楼推荐的代驾,而更青睐自己上App“预定”。酒楼工作人员赚不到钱,传统代驾受冷落,App的代驾司机也要跟着吃“苦头”,“有时候我们去酒吧门口接客人,会被保安和其他公司的代驾司机赶走。”
竞争的硝烟味由此可见一斑。
3发展瓶颈
代驾服务参差不齐
行业标准尚未统一
竞争激烈的大环境,让挤占市场更显不易,如此一来,当回归到代驾市场本身,一些管理问题就显得尤其尖锐。周正源告诉记者,代驾行业基于自身的局限性,存在服务参差不齐,行业标准尚未统一等问题。
“如何确定代驾司机有无从业资质,就是个难题。”周正源指出,正规、有资质的代驾司机,应该由劳务公司录用,再进行劳务派遣至代驾公司或汽车租赁公司工作,但目前的情况似乎直接跳过了这一环节,许多代驾公司直接进行录用,顾客也无从对司机资质进行判断,“这对代驾这个有点特殊的行业来说,实际上是很不规范的。”
同时,代驾并没有一个完备的行业规范,甚至这个行业归哪个部门管,都没有明确。记者致电运管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只负责管理营运车辆,代驾并不在该部门的管理范围内。
周正源坦言,对于代驾的服务质量、标价以及可能产生的纠纷,代驾公司大多只能靠自律来进行监管,这样的局面实际上也在间接制约着代驾行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