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讯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报道,中国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迎来一次集中爆发!4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沪津闽粤四大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同期公布。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设四大自贸试验区的通知,沪津闽粤四大自贸试验区有一个共同定位,即“要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以及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目标,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原来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创新措施”。
除了“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服务国家战略上、辐射带动周边上,四大自贸试验区的定位又有所不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在福建、广东、上海、天津四大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中各有体现。
王受文总结道:“广东自贸试验区立足推动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合作,天津自贸试验区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福建自贸试验区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上海自贸试验区继续在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以及法制环境规范等方面担当‘领头羊’。”
在辐射周边方面,王受文说,广东自贸试验区将通过加工贸易转型,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和内地区域的产业升级,天津自贸试验区旨在通过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辐射内陆的发展,福建自贸试验区着力加强闽台产业对接、创新两岸服务业合作模式,以此来辐射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建设长三角区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相关新闻
4地共用
瘦身版负面清单
晨报讯 据中新网报道,沪津闽粤自贸试验区共用的负面清单公布。
4月2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列明了不符合国民待遇等原则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适用于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划分为15个门类、50个条目、122项特别管理措施。
相比上海自贸试验区2014版的负面清单,此番四大自贸试验区共用的《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门类减少了3个,特别管理措施减少了17条,缩短了12.2%。此外,还取消放宽了对18个行业的投资限制。
热点
4个自贸试验区开放程度相当
针对刚刚获批的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试验区开放程度高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传闻,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20日予以否认。
“这三个新设的自贸试验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采用的是同一张负面清单,因此大的方面开放的程度是相近的。”在20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受文说。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统一适用于4个自贸试验区的外商投资清单,对于外商投资的限制措施由上海自贸区2014版负面清单的139条缩减至122条,进一步提升了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度和透明度。
自贸试验区不是“政策洼地”
王受文20日表示,不同于经济特区,当前的自贸试验区不再是“政策洼地”。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一项重大开放举措,经济特区的设立对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经济特区普遍实行税收等优惠政策,一度形成了“政策洼地”效应。
“今天搞的自贸试验区,不再是一个政策的‘洼地’。”王受文说,“自贸试验区没有一项关于税收优惠的政策。”
对于业已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前海、横琴等片区存在的税收优惠政策,王受文解释称,这不是因为自贸试验区而赋予的,而是原来就有的。
自贸试验区扩容需进行充分评估
王受文20日表示,当前的核心任务“并不在于建立更多的自贸试验区”。这打破了更多新自贸试验区近期获批的传闻。
自2013年9月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成立后,全国一度掀起了一股自贸区申请热,多地相继传出“申请自贸区”的传闻。
王受文坦陈,一些其他地方政府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希望它们所在的地区也建立自贸试验区。
对此,王受文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是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验了一年多以后才决定扩围,商务部将在新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详细充分的评估,包括评估四个自贸试验区“对比试验、互补试验”的效果,之后,再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是不是要新设更多自贸试验区的建议。
解读
自贸试验区扩容如何影响中国未来?
从大幅扩容到实施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由1.0升级至2.0,将在哪些方面、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未来?
解读1
由一到四:全方位对外开放
如今,“试验田”由一块增至四块。“4个自贸试验区从北到南,在东部沿海地区呈线状分布,构筑起各具优势、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新高地,为在全国范围内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探索途径。”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他同时认为,东部地区贸易条件比较成熟,区域指向性更加明确,既可服务于国家战略,又能带动周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防控风险经验,有利于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自贸试验区升级后,通过抱团产生溢出效应,可以争取全球竞争新优势。
解读2
自贸清单:政府职能转变思路
“比负面清单长短更为重要的,是背后政府职能转变思路之变。对外资的管理由审核变为备案,只要不在负面清单上的行业和企业都可以进入,这一变化是革命性的。”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说。
正是制度创新,把自贸区与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区分开来。张占斌表示,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常常人为制造“政策洼地”,利用优惠政策、减免关税等手段吸引投资;自贸区的核心是打造“制度高地”,消除政策壁垒,给外资准入放开和国民待遇。
解读3
融合接轨:与三个支撑带共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以自贸试验区的开放为先导,带动区域对外开放,推动内外协同共同发展,实现了三大支撑带和4个自贸试验区的优化组合。
与国内自贸试验区同步,中国正在与多个国家构建自由贸易区,多个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签署实施,还有一些正在谈判,内外自贸区相呼应的“双轮架构”日趋形成。“通过‘一带一路’的带动,中国可以与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内外自贸区的战略对接。”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关秀丽说。
王军认为,要统筹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与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应打破按照行政区域配置资源的观念,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并通过多种优惠政策吸引自贸区内外的高端优秀人才,形成聚合优势。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