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燕子/文 梁张磊/图)最近,作为大陆舆论热词的“新常态”频见报端,引起台湾经济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本届工博会上,台企如何适应大陆经济“新常态”,也成为与会台湾嘉宾间的热门话题。在大陆发展20多年,台企面临竞争压力的同时,也迎来了“新常态”下的转型机遇。不过,要真正搭上这波包括自贸区在内的新机遇,创造出新的蓝海策略,台企需要一场从产业思维到营销实务的全面“头脑革命”。台湾企业界的大佬们身经百战、见微知著,为台企开出了全方位的“十全大补汤”。 新概念:加速开放不会让台湾“沦陷” “最近台湾内部很有趣,政治热、经济冷。”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理事长詹火生只用一句话,就概括了两岸经贸交流当前面临的潜在问题。在他看来,2008年国民党执政之后两岸“恢复常温”,经济领域也开始了一系列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尝试。但是当前的台湾“政治发烧”,两岸关系因此需要拓展更多发展空间。相较台湾,大陆推动自贸区等一系列政策,充分显示了推动市场化、自由化的决心,对两岸经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两岸关注的“新常态”及其衍生的两岸经贸交流议题,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近来进行了持续的实地考察。据郭山辉介绍,20多年间有9万多家台资企业在大陆登记注册(不包括个体户),这些台资企业在大陆成立了145家台企协会,有超过100万台胞在大陆投资兴业生活就学。这些都说明台商、台企在大陆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不过,台企发展到现在,也面临着必须突破的障碍。在郭山辉看来,台湾方面的障碍在于政策不够开放。“台湾自己认为经济总量比较小,担心快速开放会让台湾经济‘沦陷’。” 新策略:创造新蓝海 打破51%思维定势 詹火生长期专注两岸经贸发展,他认为,两岸间的经贸合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两岸产业优势互补,产业链可以互相衔接;随着时间推移,两岸产业开始出现竞争的部分,甚至逐渐走向红海策略。“从这个角度考察,两岸应该各自发挥强项,把‘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落实在强强合作,共同创造更多蓝海策略,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去。”特别是大陆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福建、厦门作为核心区域,更可以积极落实两岸合作,透过商机分享促进两岸经贸融合。 台湾皇冠集团董事长江永雄在大陆生活、工作了28年,据他观察,大陆产业发展从制造、创造到改造,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近十年来,大陆从传统产业进入虚拟、互联网及大数据产业,这一步台湾没有跟上。”虽然这与台湾本身的经济规模和政治环境有关,但在当前大陆的经济“新常态”下,台湾的专业经验还是有着相当活力。 那么,台企要如何转型才不会“闪到腰”?江永雄有一套独特的“中央厨房理论”。他认为,“台湾做中央厨房,做好配料送到柜台,让大陆的餐厅来现场销售。”同时江永雄也强调,台湾制造业还必须打破根深蒂固的“51%思维”,不追求绝对控股,以退为进反而能获得更多。 新核心:协助青年创业 发挥年轻创造力 台企最大的优势在创意、研发能力,两岸经贸合作要想更进一步,离不开对台湾青年创业的扶持,这也是两岸企业的共同责任。詹火生就认为,台企谋求转型的核心问题,就是协助台湾青年创业。去年以来,大陆知名企业家马云和雷军相继赴台,公开演讲时都提到要协助台湾年轻人创业,詹火生认为这是很好的开始。 江永雄则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方案。他以厦门为例,认为要吸引台湾年轻人来创业,厦门是比上海更有资格的地方。“很多大陆城市现在都在做台湾青年创业园,厦门不应该缺席。”在他看来,如何把台湾青年吸引到厦门,是厦门政府和两岸企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只要打出“离家最近”这个口号,就已经比别的地方占据了先机。 |
相关阅读:
- [ 04-12]今年福建全省重点推进海洋经济重大项目254个
- [ 04-10]品质+科技铸就森山铁皮枫斗新型总部经济
- [ 04-05]闽侯经济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新动力何在?
- [ 04-03]小猪飞飞与国内三大机构签定战略合作
- [ 04-02]福建暂调自贸区内部分地方法规
- [ 03-31]丝路经济带辉煌—政协委员吕建中
- [ 03-20]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以滨海旅游业拉动海洋经济
- [ 03-13]海沧自贸商机催热楼宇经济 知名企业纷纷进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