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李春妮)走过了整整7年的历程,厦门医改挺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昨日,厦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暨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召开。导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在多方征求意见,七易其稿后,《厦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进一步修改完善,即将印发。
这份新方案的重大突破是什么?涵盖了哪些内容,能否解决市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厦门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医改办主任杨琪对“升级版”的厦门深化医改有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适当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
医改主要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想解决看病难,分级诊疗是一道必答题。
对此,《方案》提出构建以三甲综合性医院为龙头,三级综合性医院、二级医院、各类专科医院等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金字塔型分级诊疗体系。三甲综合性医院主要负责: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诊疗服务、高级医疗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任务、接受其它医疗机构转诊、对其它医院进行技术指导。三级综合性医院等主要负责:提供较为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服务社区和村镇。
据杨琪介绍,未来厦门将适当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优先接诊。此外,专家门诊较大比例号源将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
新建医疗机构重点布局岛外
“接下来,厦门将按实际常住人口数重新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规模,不足部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杨琪说,为了破解看病难的问题,厦门将加强规划引领,新建医疗机构重点布局岛外,完善岛内医疗机构配套设施建设;千人均床位数达到4张后,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床位使用率80%以下的公立医院不再进行扩建,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举债购置大型设备;2017年,千人床位数将达到5.25张、医师数2.76人、护士数3人,至2020年千人床位数6.14张、医师数3.24人、护士数3.46人。
此外,《方案》力促社会资本办医形成厦门特色,以高端化、专科化和对台为引资重点,以综合性政策扶持为支撑,以医疗园区规划建设为平台,形成各类医疗机构有序竞争、相互促进的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6月取消公立医院医疗耗材加成
对照省医改试点方案,厦门的医改方案力度更大、标准更高。
杨琪说,《方案》提出今年6月1日前率先取消公立医院的医疗耗材加成,今年底前全面完成厦门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较省医改方案调整面更大,同时将取消药品、耗材加成扩展到社会资本举办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并配套实行统一的医保支付政策,覆盖面更广,最后彻底破除“以药养医”。
取消医疗耗材加成,这意味着今后在医院看病,一些机器设备的检查收费价格就会降低,比如做血常规、做磁共振等等的收费有望降低。
杨琪特别强调了《方案》中要求的“三个严禁”,即公立医院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院长收入与医院经济收入直接挂钩,严禁医务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耗材和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相关新闻
厦门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80.1岁
导报讯 (记者 李方芳)昨日,厦门卫生和计生工作会议与厦门市医改会议同时举行。厦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叔禹透露,厦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1岁,相比去年又有所提高,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2013年度健康报告》,2013年,厦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9.68岁。
杨叔禹介绍,去年厦门深化医改有新突破,开展了以患者利益为导向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改革,厦门首创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模式将在全国推广。厦门稳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目前已发放5000多本“单独”夫妇再生育服务证。此外去年全市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全年扩增医疗编制床位2000张;提升了以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为支撑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水平,建立了全市医疗预约的统一号码96166。
去年,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0.1岁,户籍人口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发达国家和地区较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