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人文旅游 > 正文

厦门历史影像研究会成立 照片展示百年前美丽厦门

2015-04-12 07:15:33陈巧恩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花了460美元买回“抓鸭照”

1889年,端午节鹭江上的传统“掠鸭”项目。

这套明信片的22幅厦门历史影像中,有一大部分是“海归”。譬如拍摄于1889年的端午节鹭江“掠鸭”盛况,这是高振碧花460美元从欧洲某个拍卖网买回来的。画面上,长杆一头架在船头,另一头是一个装着鸭子的笼子,长杆涂满猪油,人们要走过长杆,将鸭子释放,再跳入水中抓鸭。这便是厦门的传统活动,端午“掠鸭”。

当然,包括端午“掠鸭”在内摄于1860年至1900年的老照片多为蛋白照片。这是指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抹在纸基上制作成相纸而印制的照片,它是在硬版照片后最流行的印刷方式。由于感光度低,这些照片是从底片直接晒印的。

那么,在被高振碧买回之前,它为什么出现在欧洲?根据厦门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白延蜻说,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通商口岸,大批外国人移居厦门,许多西方摄影师也来到厦门,这里的市井街巷,自然风光都进入他们的镜头,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

其实,厦门还是最早传入影像技术的城市之一。1839年,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公布于世,世界上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诞生。10年后,也就是1849年,厦门人林针从美国回到厦门,带回一套银版摄影器材,林针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的银版摄影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