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埋地里? 有三种可能 将继续研究 据同安区文史专家颜立水介绍,同安古县衙一直是文职县衙,在文职县衙里出现古炮,不合情理但是也属于正常。明朝抗击倭寇,为保护老县衙,用古炮进行必要的防卫设施,也是有必要。明末清初,郑成功在同安与清军进行长达30年的拉锯战,也有一种猜测认为古炮可能与陈永华有关,是当年陈永华助郑成功守卫同安抵抗清军进攻时所用,但由于炮身没有任何标记,所以无法辨识。 而说起造炮的历史,颜立水说,很早前同安人就会造炮,制造和使用红夷大炮的技术水平已十分高超,过去明军在抵御清军入关时所用的红夷大炮据传就是同安人所造,在对抗清军的战事中运用广泛。 而古炮为何被埋?颜立水告诉记者,通过分析应该有三种可能。“要么是意外,要么是城破,或者废弃不用了。”颜立水说,在文职县衙内,三种不同规格的铸铁火炮堆放在一起,也许是因比较简陋,使用率不高,有被废弃的可能性。或许在战火中,4门火炮意外因房屋损毁就地掩埋,或是郑军匆忙撤离之时,为避免火炮等重型武器落入清军之手,于是就地掩埋,时过境迁,未能重新起获。 同安文史部门及文史专家将对古炮做进一步的研究,揭开古炮之谜。 同步 同安老县衙 将建成文化公园 去年7月底,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曾向市领导写信,建议“将同安县衙遗址改造为朱子文化园”。去年9月中旬,该建议获批示,项目得到了同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后,同安区政府旧址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立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出炉,今年一月底进场施工,今天下午同安区还将听取相关文史专家、市民代表对“老县衙”改造成公园的意见和建议。据了解,该项目投资约1000万元,总用地面积1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72.8平方米,工期约6个月,将建设成为集文化广场、同安人文历史展馆、儿童活动区、印章文化广场等于一体的开放式文化公园。 千年老县衙改造成公园的改造过程中,不排除有更多的文物会被发掘,或许能给市民带来更多惊喜,本报将为市民一一呈现。 |
相关阅读:
- [ 04-11]宅基地里挖出三门古炮 炮身类似南炮台大炮
- [ 03-03]福鼎地基挖出32门古炮 最大的500多斤
- [ 04-05]同安“老县衙”改造成公园 工人挖出四门清代古炮
- [ 04-05]同安县衙遗址挖出有四门古炮 初步鉴定为清代大炮
- [ 03-05]福州元宵节民俗活动唤起民众“传统记忆”
- [ 02-17]长乐两百多年历史大庄园进贼 清代石雕柱座被盗
- [ 01-26]18件重要文献重现马尾海丝文化 北岸炮台图再现清代闽安海防
- [ 05-14]洋中路有块清代进香八卦座 雕工精细居民盼保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