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追思遗体器官捐献者 已有91人完成了遗体捐献

2015-04-04 11:32:12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亲人们带着鲜花来到活动现场。

遗体和器官捐献者家属抚摸石碑上的名字

海西晨报讯(记者 蔡樱柳 实习生 江舒晨 通讯员 吕高龙)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一场悼念仪式,一支黄菊,遥寄追思。

昨日,2015年厦门市遗体与器官捐献者纪念活动在海沧文圃山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举行。厦门遗体与器官捐献者家属,遗体与器官捐献志愿者,市政协副主席潘世建,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苏甦,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娟,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相关单位负责人等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厦门大学医学院学生进行了主题为《生命的轮回》的动人演讲,通过他们平常学习研究中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对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的无私奉献表达了他们最诚挚的感情。

厦大医学院的学生们还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爱的延续》,以生命的绚烂及人道精神的传承,颂扬了遗体和器官捐献者传承大爱的可贵精神。随后,学生们进行了集体宣誓,表达了努力学习、孜孜不倦、献身医学、执着追求、服务社会的心愿。

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苏甦在缅怀仪式上致辞,他说:“近年来,我市遗体和器官捐献事业进步很大,要感谢所有的遗体和器官捐献者及家属,正是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才有了遗体和器官捐献的顺利完成。”同时,他也希望今后无偿捐献遗体和器官的理念能更深入人心,更多的人能够加入捐献者行列。

据统计,截至2015年4月2日,厦门市共有784人次登记捐献遗体,814人次登记捐献器官(含眼角膜),已有91人捐遗体,61人捐眼角膜,10人捐器官。

为捐遗体和子女争吵

年过古稀的老人,在她去世的10余年前,就一直在为她离开人世后把遗体捐赠出去而和子女“抗争”。昨日,记者在纪念活动现场见到了遗体捐献者陈安尼老人的儿女,还有她的好友,来自荷兰的厦大南洋研究学院客座教授包乐史。

“1994年,父亲去世,在火化现场,母亲虽难掩悲痛但仍坚定地看着父亲被推进火化炉。谁知,当场母亲就对我说,‘就这样火化了,没了,多可惜,我走了以后把我的遗体捐出去吧,让学医的孩子们做研究。’”陈老太太的女儿陈有理回忆道。

陈老太太是出生于印尼的第六代华人,自小接受荷兰式教育。六十年代,年过半百的陈老太太一家回到了厦门。她开始学习中文,在厦大南洋研究学院从事研究工作。“陈是很有思想的人,我还把她的生平写成书在荷兰出版了。”包乐史告诉记者。

提出捐献遗体时,老人已年过七十,儿女们感到不解,也不支持。老人找来了她在南洋研究学院的朋友为证,态度坚决地告诉子女,若是不遵从她的意愿,她的朋友们将代替她“抗争”。最终,子女们妥协了,2002年,85岁的陈安尼成为了遗体捐献的志愿者。

2007年,90高寿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儿女们把老人遗体捐出,完成老人一直以来的心愿。

七岁小男孩捐献器官

捐献者纪念碑前,哀婉的哭声让在场的所有人心都酸了。2014年7月30日,年仅七岁的李佳鑫毫无征兆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让深爱着他的父母至今未从悲伤中走出来。

一年前的7月25日,小佳鑫突发脑溢血,辗转多家医院,医生竭尽全力仍回天乏术,孩子还是走了。“爸爸,我头有点晕,想睡一会儿,你们不用担心。”这是小佳鑫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小佳鑫是泉州安溪人,是厦门器官捐献者中年纪较小的。“他是家族里所有的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但从小就很懂事,我们在忙时他都会自己照顾自己,在学校成绩也不错,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小佳鑫的父亲李连勇回忆起孩子满是自豪。

意外来得那么让人措手不及,但在医生宣布孩子抢救无效时,悲痛中的李连勇做出决定,把孩子的器官捐献出来。“我们的孩子走了,但把器官捐献出来,也许其他的孩子就不会走。”想着孩子的器官能让几位需要帮助的人获得重生,李连勇说,就像小佳鑫在这个世界上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大体老师”遗愿 我们代他完成

“每当春晖吐露新芽,每当繁花绽放欢颜,都一定是你们的灵魂,看着这大好人间,在会心微笑吧。”这是厦大医学院学生郭以晴对捐献者最深的感激和最美好的祝福。

“第一次上解剖课时,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解剖台,‘啊,还是个孩子呢。’”郭以晴和她的同学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位小小的“大体老师”(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久久无法平静。“您的勇敢,您的执着,您的释怀,是从何而来呢?”在郭以晴的心里,遗体捐献者,都是伟人。

作为医学院的一名学生,郭以晴与“大体老师”结缘于大三时,他们正式开始上解剖课。

“一开始,我有点害怕,毕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老师先让我们看他们之前解剖好的,并告诉我们,这些遗体是来之不易的。他们都是生前自愿捐献的,自愿为我们医学做贡献,医学院也是费了很大努力才争取到的。”郭以晴告诉记者,“第一次接触时,我紧张了,只因为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珍惜他们。”

郭以晴说,虽然一周只上一节解剖课,但医学院的学生们每天晚上都要花三四个小时看书学习,课余时间也都要去解剖室,将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上。“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大体老师’的遗愿,代替他们完成为医学的进步做贡献的心愿吧。”

他们不曾离去

昨日8时许,直逼30℃的高温,让这个清明时节多了一丝燥热。仪式还未正式开始,就有许多家属、志愿者来到了纪念园。纪念园的主题雕塑是一棵常青的“生命之树”,在雕塑的背后,是一块纪念碑,上面一一刻上了已完成捐献的志愿者姓名。

在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之际,把自己完全地捐献出来,或挽救他人,或供科研,对他们,我只有无言的敬佩。无论是对接受捐赠者,或是对他们的亲人,甚至是对我们的社会来说,他们,始终都不曾离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