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们带着鲜花来到活动现场。 遗体和器官捐献者家属抚摸石碑上的名字 海西晨报讯(记者 蔡樱柳 实习生 江舒晨 通讯员 吕高龙)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一场悼念仪式,一支黄菊,遥寄追思。 昨日,2015年厦门市遗体与器官捐献者纪念活动在海沧文圃山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举行。厦门遗体与器官捐献者家属,遗体与器官捐献志愿者,市政协副主席潘世建,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苏甦,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娟,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相关单位负责人等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厦门大学医学院学生进行了主题为《生命的轮回》的动人演讲,通过他们平常学习研究中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对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的无私奉献表达了他们最诚挚的感情。 厦大医学院的学生们还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爱的延续》,以生命的绚烂及人道精神的传承,颂扬了遗体和器官捐献者传承大爱的可贵精神。随后,学生们进行了集体宣誓,表达了努力学习、孜孜不倦、献身医学、执着追求、服务社会的心愿。 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苏甦在缅怀仪式上致辞,他说:“近年来,我市遗体和器官捐献事业进步很大,要感谢所有的遗体和器官捐献者及家属,正是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才有了遗体和器官捐献的顺利完成。”同时,他也希望今后无偿捐献遗体和器官的理念能更深入人心,更多的人能够加入捐献者行列。 据统计,截至2015年4月2日,厦门市共有784人次登记捐献遗体,814人次登记捐献器官(含眼角膜),已有91人捐遗体,61人捐眼角膜,10人捐器官。 为捐遗体和子女争吵 年过古稀的老人,在她去世的10余年前,就一直在为她离开人世后把遗体捐赠出去而和子女“抗争”。昨日,记者在纪念活动现场见到了遗体捐献者陈安尼老人的儿女,还有她的好友,来自荷兰的厦大南洋研究学院客座教授包乐史。 “1994年,父亲去世,在火化现场,母亲虽难掩悲痛但仍坚定地看着父亲被推进火化炉。谁知,当场母亲就对我说,‘就这样火化了,没了,多可惜,我走了以后把我的遗体捐出去吧,让学医的孩子们做研究。’”陈老太太的女儿陈有理回忆道。 陈老太太是出生于印尼的第六代华人,自小接受荷兰式教育。六十年代,年过半百的陈老太太一家回到了厦门。她开始学习中文,在厦大南洋研究学院从事研究工作。“陈是很有思想的人,我还把她的生平写成书在荷兰出版了。”包乐史告诉记者。 提出捐献遗体时,老人已年过七十,儿女们感到不解,也不支持。老人找来了她在南洋研究学院的朋友为证,态度坚决地告诉子女,若是不遵从她的意愿,她的朋友们将代替她“抗争”。最终,子女们妥协了,2002年,85岁的陈安尼成为了遗体捐献的志愿者。 2007年,90高寿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儿女们把老人遗体捐出,完成老人一直以来的心愿。 |
相关阅读:
- [ 04-04]厦门纪念遗体与器官捐献者 已有91人实现遗体捐献
- [ 02-02]厦门已有59人捐献眼角膜 超1500人登记捐献遗体器官
- [ 04-04]厦门636人登记捐遗体 9岁孩子捐器官救3人
- [ 03-31]厦门“奇迹宝宝”父母遗体将于近期火化
- [ 04-02]厦门市已有34人捐献遗体 年轻人捐献遗体的较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