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一季度空气质量优良率96.6% 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

2015-04-04 09:17:06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数说2014年

厦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8天,优良率达95.3%,比2013年提高1.9个百分点,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第8。

>>数说2015年

今年1月和2月,厦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分别为第5和第3,创下了史上的最好成绩。

截至今年3月底,厦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84天,优良率达96.6%,比2013年同期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

园博苑鸟瞰。

人民会堂绿化带。

雾气消散,昨天中午,从植物表皮渗透出来的新绿映衬在厦门的碧海蓝天中,走在街头的人们,不少恨不得多吸几口迎面而来的清新的空气。午间12时,鼓浪屿、洪文、湖里的空气质量指数分别为35、22、25,被界定为“优”。

被国内公认为雾霾天气多发期的春天,这样惬意的情景,在厦门人的眼中,却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而也正是在昨天,国内某知名机构发布今年清明赏花人气排行榜。其中,厦门因“天蓝气爽”,位列全国第五。游人们纷至沓来,与厦门的空气质量不无关联。

每天厦门环境监测部门监控大屏幕上实时闪现出的“绿油油”的数据,都在串联起美丽厦门捍卫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思路——各区、各部门必须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在清洁空气的同时搜寻任何一个可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源头。

【直面挑战】

走出国内空气质量下滑的困局

美丽的鼓浪屿,天风海涛。许多游客说,选择来厦门,不仅是看历史人文景观,更希望在这座温馨的城市进行一次“空气游”。

然而,在接连不断的赞叹声中,也有一些厦门市民感叹,这两年的空气质量比不上上个世纪了。事实上,在这种无奈的声音背后,是厦门“遍地开花”的建设工地以及机动车的迅猛增长。

厦门遭遇的困局,其实也是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国内大部分大中城市所难以避免的。环保专家介绍,只要大气出现不利的扩散条件,从地面产生的扬尘及尾气就可能在城市的低空“淤积”,从而导致空气质量下滑甚至灰霾天气的出现。

当然,“外来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环保部门的历史资料显示,厦门出现的灰霾天,也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了周边地区甚至遥远的北方地区的污染源的影响。

空气,孕育着生命,孕育着希望,孕育着未来。该用什么办法,让厦门空气状态走出陷入的困局,成了摆在市委、市政府,各个区委、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每一位厦门市民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除了直面挑战,厦门已别无选择。

【围剿尾气】

非绿标车限行扩大到岛外

拖着“黑尾巴”,一辆在集美区行驶的皮卡车,昨天被交警拦了下来。因为违反刚刚实施的非绿标车岛外限行规定,这位司机受到了执法部门的警告。

从本月开始,厦门将分阶段对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部分路段采取按环保标识限制机动车通行的措施。这意味着,该措施继岛内的仙岳路和成功大道实施,后扩大到整个厦门岛之后,岛外的部分道路也对非绿标车说“不”。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16日之后,监控将成厦门违规行驶的非绿标车的主要“抓手”。交警“电子眼”自动抓拍的结果,将与环保部门的环保标志数据库进行比对,不吻合的就难逃罚款200元的处罚了。

一项数据,依旧触目惊心。截至今年2月,厦门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23万辆,其中汽车突破80万辆。据统计,2014年全市氮氧化物总排放量为30992吨,其中机动车排放量为21564吨,占69.6%,而其中仅占汽车保有量不足5%的黄标车排放量却接近机动车总排放量的50%,成为厦门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厦门步履稳健。2014年厦门出台了2005年底之前黄标车提前报废补助办法,2006年之后黄标车提前报废补助办法也已起草完成并报市政府审定。2015年4月1日起7点-20点,岛内全路段和岛外部分主要道路实施非绿标车限行。同时,全市公务类黄标车将在2015年5月31日前完成收缴入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