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试点建设国家海绵城市 能轻松解决内涝问题

2015-04-02 10:56:49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海绵城市”有哪些试点项目

【渗】

包括新建、改造小区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及自然地面等,强化城市渗水能力

【滞】

建设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强化城市雨水滞留能力

【蓄】

保护、恢复和改造城市建成区内河湖水域、湿地等,并加以利用,增强城市蓄水能力

【净】

包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综合整治河道,建设沿岸生态缓坡等,开展海湾清淤,净化城市水资源

【用】

包括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等

【排】

包括改造村庄雨污分流管网和低洼积水点的排水设施等,增强城市排水能力

制图/张平原

厦门日报讯(记者 张明蕾)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用水时,释放蓄存的水加以利用。整座城市像块海绵一样,能轻松解决现代城市常有的内涝问题,这就是海绵城市的最大特征。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委员会了解到,经过初审和竞争性答辩,厦门成为首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央财政将对厦门海绵城市建设给予连续三年、每年4亿元的国家专项补助资金。

>>好处:城市会“吐纳”

城市拥有像海绵一样蓄水的能力

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下发通知,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规划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市政园林局和海沧区政府协同配合,开始了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申报工作。听起来陌生的“海绵城市”,解决的其实是老问题——城市里的水,包括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和水生态面临的各种问题。

简单地说,“海绵城市”就是要让城市拥有像海绵一样蓄水的能力,充分利用湖、塘、库、池等空间蓄存雨水,同时保证城市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尽量使用雨水和再生水,优质地表水则用于居民生活。

建设“海绵城市”,不仅能减少城市内涝风险,还可以缓解厦门水资源缺乏的现实问题。城市本身对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能力提升,自然水文特征得到保护,会在客观上提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服务能力。

>>试点:选定马銮湾

项目包括“渗、滞、蓄、净、用、排”

据介绍,厦门已编制完成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马銮湾片区被选作厦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马銮湾试点区包含了建成区、建设区、水域整治区和溪流治理区,区域面临的水问题是厦门所面临的水问题的集中体现。

试点区项目总数达到了59个,2015至2017年的运营总投资为55.7亿元,包括中央财政给予的国家专项补助资金。59个项目涵盖了“渗、滞、蓄、净、用、排”多个方面,新建、改造小区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及自然地面,强化城市渗水能力;建设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保护、恢复和改造城市建成区内河湖水域、湿地,并加以利用,增强城市蓄水能力;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综合整治河道,建设沿岸生态缓坡,开展海湾清淤,净化城市水资源;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改造村庄雨污分流管网和低洼积水点的排水设施等。

规划部门表示,目前正在制定详细的地方技术标准,并将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的取得为契机,推广透水砖和下凹式绿地等设施的建设,控制新建小区的蓄水率和地面不透水率,让“海绵城市”理念成为厦门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

【名词解释】

海绵城市

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城市拥有像海绵一样蓄水的能力,充分利用湖、塘、库、池等空间蓄存雨水,同时保证城市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尽量使用雨水和再生水,优质地表水则用于居民生活。

建设“海绵城市”,不仅能减少城市内涝风险,还可以缓解厦门水资源缺乏的现实问题。

【新闻背景】

厦门雨水利用率比较低

根据市防汛部门的统计,厦门每年有20多亿立方米的降水量,是全市水资源总量的近两倍,但真正为城市所用的却不足两成。厦门水资源严重匮乏,如果能把雨水最大限度地收集起来利用而不是让它们白白流走,效益不言而喻。(本报综合整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