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讯(记者 蔡樱柳)下个周末,就到清明节了,许多市民应该已经在规划扫墓的行程。人们追思逝者,怀念过往。入殓师这个职业也会在这个特别的时间段里,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入殓师,准确地说叫做遗体防腐整容师,他们的工作就是让逝者走得安详而有尊严。普通人会对逝者有些畏惧,他们怕不怕?他们面对的是怎样的工作环境?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是怎么看的?今天,来看看厦门一位年轻入殓师的故事。 虽才刚过而立之年,但13年来,他已看尽人世间生生死死无数。他用尚好的青春,坦然地接触生死的温度,描绘最安详的生命线条;他用娴熟的技巧和倾情的服务,守护逝者生命最后的尊严,给予逝者家属最后的慰藉;他守着寂寞和无奈,诠释了一名民政工作者的艰辛和执著。 31岁的小陈是天马山福泽园的一名遗体防腐整容师,也许“入殓师”这一称呼听起来比较不拗口。2008年的一部日本电影,让“入殓师”这一职业为人所熟知起来。但电影毕竟是电影,入殓师到底做着什么样的工作?他们的生活究竟又是如何的? 也许就如电影《入殓师》里那条惹眼的招聘广告一般,他们是“旅程助理”,是给去那个世界的人当助理。 17岁入行接触上万具遗体 2002年,小陈从福建民政学校现代殡仪服务专业毕业。17岁就入行,至今已13年有余。他接触过多少遗体呢? “没有详细统计过,但我粗略算了下,1万多具总是有的吧。”小陈认真地思考了一番。13年,1万多具遗体,也就是说平均一天要为3位逝者“化妆”。而在小陈的记忆里,最多的一天曾经“接待”过10多位逝者。 当年,父母做主替小陈报考了这个专业,只因小陈从小就是个顽皮的男孩,“整天天不怕地不怕,看死人你怕不怕?”谁知,小陈还真的就不怕。 一毕业,只有17岁的小陈,第一次接触遗体便是大阵仗,足足有100多具。但他并没有胆怯,很快便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遗体的防腐处理和整容,似乎注定就是干这行的。 日复一日甘做生命的摆渡人 福泽园里遗体冷藏间、化妆间所在的楼房门是上锁的,为的是不让逝者家属误入,这里鲜有人至,这就是小陈工作的地方。冷藏间里,是密密麻麻300余个冷冻柜,冷藏间的对面是化妆间。 小陈的日常工作涉及遗体入库登记、信息录入、冷藏防腐、擦洗换衣、化妆等。每天,小陈接到工作安排后,会把要举行告别式的遗体从冷藏间推往化妆间作业,用专用的油彩为逝者化妆。 化妆间的温度恒定在20摄氏度左右,有些凉。 手套、口罩、镊子、剪刀、手术刀、止血钳、医用绷带、纱布、胶水、钢钉、橡皮泥填充物、刷子、梳子、专用的粉底、口红……化妆间的柜子上摆满了小陈每天干活的工具,似乎有的并不搭边,但这些都缺一不可。 穿上一次性的隔离衣、戴上口罩、手套,小陈很快便进入了一丝不苟的工作状态。用止血钳为遗体进行伤口清洗和防腐处理,用胶水来黏伤口、碎骨头,用钢钉来固定错位的头骨,为逝者洗浴、更换衣物,用专用粉底、口红来为逝者勾勒出最安详的面容。 小陈不时会遇到异味等普通人难以接受的状况,但小陈说,“淡定”已成了他们的常态。 入殓师作为殡葬环节中第二个接触遗体的人,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做着这一切,用爱心和责任心为逝者留住世间永恒的美丽,甘做生命的摆渡人、往生旅程的助理。 |
相关阅读:
- [ 02-02]厦门已有59人捐献眼角膜 超1500人登记捐献遗体器官
- [ 02-02]厦门捐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生命在爱和奉献中延续
- [ 12-21]福州九旬老人欲捐遗体遭家人反对 儿子觉得应入土为安
- [ 11-26]15万停尸费堵住回家路续:太平间同意先火化遗体
- [ 11-20]男子遗体躺太平间2年 15万停尸费堵住回家路
- [ 11-01]福州耄耋党员捐献遗体
- [ 09-07]太平间遗体竟被弄错火化 医院承认外包管理疏忽
- [ 08-08]谢樵遗体被找到 战友战地别英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