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61年时打铁街一家店铺的地契。
厦门日报讯(文/图 本报记者 何无痕)如果想穿越回康熙61年(公元1722年),去老厦门的热门商圈买间旺铺得花多少钱?答案是,白银十五两!昨日上午,在由思明区档案局举办的档案史料捐赠仪式上,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陈亚元小心翼翼地摊开了他的捐赠品——七张泛黄的地契,这也成为了思明区档案局迄今为止的“镇馆之宝”。这七张地契中,有一张康熙61年时的打铁渡头一间店铺的珍贵地契,让人感受到了旧厦门风貌。现在,我们就请专家来为你揭秘这张地契的前世今生。
揭秘1
它们为何能成“镇馆之宝”?
承载厚重历史,真实反映福建及厦门社会变迁
这七张来自福建各地的地契,真实记录下了从康熙年间至民国时期的土地和社会制度变迁。
如果您想要在康熙61年在厦门热门商街买间旺铺,价格不菲。昨日上午,陈亚元带来了自己宝贵的七张地契珍藏,其中一张跟老厦门有关的地契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尽管历经时间的流逝,这张地契已经变得泛黄破旧,但上面清秀的字样却依然清晰可见。这张珍贵的地契,是陈亚元1998年在东渡古玩城淘到的,“别小看这张纸,这张轻盈单薄的纸,可是承载了厦门深刻厚重的历史。”陈亚元笑着说。
“立转典契人谢门苏氏前年承夫明典夫兄谢仲起盖小店一间坐在打铁渡头比边第三间左至陈家店右至辜家店。”在这张地契中,这间店铺前后左右的方位都被细致地标出,当年的打铁渡头,也就是现在的打铁街。
思明区档案局收到7张珍贵老地契。
2
打铁街店铺为啥这么热门?
康熙年间厦门海运发达,打铁街的店铺生意红火
这样一间店铺,在当年要卖上多少钱?地契里写得明明白白:“……议转典出银原价银壹拾伍两……”15两银子,在当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据本报资深地理编辑卢志明介绍,根据当年的史料,1两银子可换1000多文制钱,而1到2两的银子,可供当年的民众一个月衣食无忧。
不过,陈亚元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前这张地契其实属于“白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有政府确认其法律效力并盖章。”而在此之前,这张地契都没有被官方“认证”。陈亚元猜测,可能是当时这名买主为了偷税,私下与卖方办理了买卖手续。
如今的打铁街,就静静地藏在开元路里,但这样一条街上的店铺,在康熙61年时为何能价值15两银子?对此,记者特地采访了本报资深地理编辑卢志明。
卢志明告诉记者,这里早前曾是打铁店集中的地方,当年厦门的打铁店非常红火,这与厦门海运的昌盛关系密切,当时码头每天都停靠大小运输帆船和渔船,由于船只需要加工船锚、船钉和铁链,修理各种铁器,而靠近码头的地理优势,让打铁街成为了当年打造船锚、铁链的作坊集中之处。
由于靠近码头,打铁街也被叫做打铁渡头,当年要想挤进这条小街,可能得费上不少功夫,“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当年要在这样一条街买上一间店铺,得花上15两银子的价格。”卢志明说。
小知识
一两银子
值多少人民币?
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如大米)的方式来计算。
专家考证如下:一两银子康熙年间可以买大米一石多(当时一石等于80公斤),也就是差不多200斤大米;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两可买大米两石,当时一石为94.4公斤;在宋朝则能买到4-8石大米,宋朝一石为66公斤。而银子在唐朝的购买力相当惊人,一两银子可以买到20石大米(唐代一石为59公斤)。以一斤大米两元计算,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康熙年间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300-400元;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综合整理)
什么叫地契?
地契,就是典押、买卖土地时双方订立的法律文据。其中载明土地数量、坐落地点、四至边界、价钱以及典、买条件等,由当事人双方和见证人签字盖章。是转让土地所有权的证明文件。地契由卖方书立,内容包括土地面积、坐落、四至,地价,出让条件,当事人双方、亲属、四邻、中人及官牙等签字盖章。未向官府纳税前的地契称为“白契”,经官府验契并纳税后称为“红契”。只有“红契”具有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