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蓝"背后的绿色秘诀 海沧掀起造林绿化新热潮

2015-03-19 10:21:13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高规格

一路一特色处处有亮点

碧波荡漾的湖面映衬着盛开的花朵,蜿蜒的绿道延伸向茂密的树林,辛勤的蜜蜂往来于鲜艳的花丛……春日的早晨,70岁的“新厦门人”林文琦牵着老伴儿的手漫步在海沧湖畔。他说:“在这样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度过老年时光,觉得年轻了好几岁呢。”

海沧的底色是“绿色”,绿色迸发出的活力因子引来30多万“新厦门人”在海沧安家置业。与此同时,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生态环境研究组也寻“绿”而来,在“最美乡村”大曦山,深吸一口气,空气中胜过大森林的负氧离子含量令他们直呼“good”。

海沧的美,如今已是名声在外,规划和生态令老挝副总理称赞不已——不看路标还以为自己到了欧洲;乌兹别克斯坦驻上海总领事被海沧美景打动,感叹“不到海沧,等于没到厦门”;一些台湾知名人士则表示,海沧新城的生态理念值得台湾学习。

高水平,高规格,大手笔。在业内人士看来,海沧的绿化不是停留在城市绿化的传统层面,而是站在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高层面,结合实用需求,科学规划,合理统筹,周密“铺绿”,做到一路一特色,处处有亮点。

建筑群落与植被品种交相辉映,建筑颜色与植被颜色相得益彰。漫步海沧,见不到杂乱的绿化“杂烩大拼盘”,取而代之的是一处处因地制宜的绿化精品。

为了将高标准的规划落到实处,海沧率先全省制定《海沧区城市景观风貌提升规划》,每周两次召开绿化例会,专题研究绿化方案,为百姓打造一座日益散发活力的秀美之城。

大手笔

网状生态系统覆盖全区

过芸溪畔,空气清新,鸟儿翱翔,一株株鲜嫩的树苗在这里“安家落户”。未来,这里将建成50公顷的绿地,构建马銮湾区的生态湿地。可以预见,这里将成为野生鱼类、鸟类等动物绝佳的栖息地。

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中,马銮湾新城是构建“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城市的点睛之笔;就海沧而言,马銮湾新城是推进产业转型、城区转型的扛鼎之作。马銮湾的绿化,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

近年来,海沧注重以项目规划带动造林绿化。2013年,海沧区率先启动绿道项目,2014年,建成全市首条区级绿道——海沧湖环湖绿道、全市首条与漳州连接的绿道——马青路慢行系统。如今,163公里绿道覆盖全区,构建起一个个网状生态系统,绿道总长占全市的75%。

如今,厦成高速18公里的绿色通道、海翔大道8公里的绿色通道提上议程,海沧大道、马銮湾、港区等各个项目的总体规划加速推进。

项目的背后,好机制打牢根基,来自建设、土地、规划等10多个部门人员与专家每周一聚,为各个项目出谋划策。海沧区负责绿化的干部说,“2011年以来,至少参加了超过300场这样的每周例会。”可见,海沧对新城绿化投入的力度之大。

转产业

淘汰对环境影响大的企业

“海沧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竞争力。”在英国卡迪夫大学研究组对海沧进行的生态指标评价报告中,这样写道。

生态海沧,不仅落脚在生活环境,同样落实在经济发展。在海沧区主要领导看来,实现绿色GDP,打造有质量的经济升级版,才能真正为“美丽厦门活力海沧”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生态理念的引领下,海沧“由灰变绿”,从工业区向新城区转变,绿色的底色逐渐凸显并扩散开来。

新阳工业区,就是从GDP向绿色GDP成功转型的典范。通过发展文创、旅游、商贸等总部经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不经意间,新阳工业区的产业生态已翩然改写。通过“腾笼换凤”,海沧逐步淘汰一批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逐步实现清洁生产,临港产业健康发展、生物医药活力四射、“智慧城区”持续推进、生态旅游集聚人气。

绿化不仅为海沧的产业发展“添彩”,也为乡村发展助力。多年前尘土飞扬的东孚镇,如今有步移景换、鸟语花香的大曦山,是今年春节海沧旅游市场的一匹“黑马”,“百姓富生态美”的步子越走越扎实。持续优化的生态环境,前不久更为大曦山捧回了“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奖杯。

天更蓝、水更碧、空气更新鲜,在公众调查中,海沧区群众对辖区环境的满意率高达97.5%。两年内新增人口超过15万,已成为厦门岛外人气增长最快的区域,绿色,就是他们愿意留下的秘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