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快递遇难题在厦频挪窝 首部推动发展规章征求意见

2015-03-18 09:11:02叶子申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快递行业面临用地难、用车难、招人难等多个“老大难”问题。

海西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日前,厦门市法制局发布《厦门市促进快递行业发展若干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据悉,若该《意见稿》通过,将成为厦门首部推动快递业发展的规章。

《意见稿》发出,迅速引来行业关注。记者昨日走访获悉,当前厦门快递行业发展迅速,同时也面临用地难、用车难、招人难等多个“老大难”问题。业界希望,《意见稿》能助力解决行业遇到的此类问题。

每隔一两年就要搬地方

来自厦门有关部门的信息显示,目前,厦门共有近百家快递公司,快递从业人员近6000多人。2014年,厦门累计快递业务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22.96%;累计快递业务量11064.09万件,同比增长32.93%。2015年1-2月,厦门累计实现业务总量3.94亿元,同比增长25.39%。

快递业快速发展背后,更多问题开始显现。首先是“用地难”问题。记者了解到,当前,除了申通外,厦门其余民营快递公司都是靠租赁厂房来经营。“我们在湖边水库租了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现在公司业务量每年都以50%的幅度递增,光是岛内的工作人员就多达500多人,还有400多辆派件车。”厦门圆通快递总经理刘新华说,近年来,因没有固定场地,他每隔一两年就要搬地方,“不仅麻烦,费用也高,光是搬迁和装修费,一次就要四五十万元”。

另外,近年来,仓储、租金等成本也不断上升。“有些厂房业主会临时提涨租金,有的更是半年涨50%,逼着我们搬迁。”一家厦门民营快递公司负责人称。

“最后一公里”配送难

“用车难”也困扰着快递业者。多年来,快递业一直存有“最后一公里”的社会化难题。一方面,我国城市缺乏精细化管理思路,导致快递配送车辆难以实行合适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快递配送车辆本身就面临法律中“灰色”身份的尴尬。“在厦门,时常发生多名快递员因违法使用电动车被行政拘留,这也让快递企业心灰意冷。”刘新华说。

再者是“招人难”。据厦门快递行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为了“抢人留人”,厦门快递员工资基本是一年上一个台阶,去年3000元上下的底薪,今年已经涨到4000元以上,部分公司甚至开出6000元以上的高薪,却依旧要面对业务员难招的窘境。“对内,人力成本飞速上涨;对外,面对有点规模的电商,快递公司几乎没有议价能力。”

厦门市快递行业协会会长宋春树认为,政府对快递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要扶持网商,就应该照顾到整个电商产业生态链”。

建议打造快递产业园

记者注意到,针对上述快递业“老大难”问题,《意见稿》均有涉及,且也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关于用地方面,《意见稿》中的第三条就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快递产业园区、快件分拨中心等快递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市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六条“市国土房产、规划部门应当统筹考虑快递产业园区、快件分拨中心等快递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合理安排快递企业用地指标。”

去年年底,作为全国首个快递产业园的苏南快递产业园获批,确立落户无锡空港产业园区内。“如果厦门能有一个类似的产业园区,为所有的快递企业提供配套和服务,那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宋春树说。

此外,针对“用车难”问题,《意见稿》也指出,从事快递服务的车辆应当经市邮政管理部门核准,并喷涂统一标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为其提供通行和临时停车的便利。另外,《意见稿》也在企业用人、培训人员及增强服务质量等方面,做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业内人士认为,若《意见稿》顺利出台且执行到位,将惠及厦门近百家快递企业及市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