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柯希平建议:两岸共庆“商人节”

2015-03-07 09:34:16李晓平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去年,两岸嘉宾在“商人节”长幅上签名,开启两岸共庆“商人节”序幕。(记者 王火炎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郑晋培)继去年厦门总商会成立110周年,厦门总商会和台湾商业总会面向社会共同发起了两岸同庆“商人节”的倡议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工商联主席柯希平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两岸共庆“商人节”,树立商人的自豪感。这也是两岸商人团结一家、合作共赢的中华商帮精神的重要体现。据了解,厦门市工商联这一提案已作为全国工商联团体重点提案提交。

柯希平说,通过设立“商人节”,有利于提升商人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营造“尊商重商”的社会氛围。

【两岸商界】

加强合作同促商道传承

意义有助于形成两岸商人的共同价值取向,营造“尊商重商”的社会氛围,符合两岸商人共同的愿望与期待

“两岸共庆‘商人节’有助于形成海峡两岸商人的共同价值取向,提升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形象。”柯希平说,通过两岸同庆“商人节”的形式,有助于树立以“嘉庚精神”为代表的当代企业家的精神典范,推动两岸商人共同价值取向的认同,营造“尊商重商”的社会氛围,符合两岸商人共同的愿望与期待。

柯希平说,两岸共庆“商人节”,有助于两岸商界加强合作,同促中国商道的传承创新;有助于中国商人加强团结,共推中国商会发展进步。有助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海峡两岸、东南亚一带都处于“一带一路”战略经济圈,通过举办商人节,为中国企业家与东南亚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创造交流合作机会,让更多外国商人了解中国商人,为中国商人“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创造机会。

这一建议得到了海内外华商的热烈响应,厦门总商会110周年期间,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工商联执委、台湾商业总会相关人士和海内外企业家1200多人,共同联署了倡议书。

【每年11月1日】

为两岸商人的共同节日

建议 开展系列交流活动,打造两岸民间交流平台;开展针对两岸企业的评选活动,设立陈嘉庚商人奖

柯希平说,通过两岸共庆“商人节”活动,以及两岸民间商会的邀请,让越来越多的全球华侨商人逐步参与到活动中来,最终将两岸的“商人节”发展成中华民族全球华商的“商人节”。

提案建议,确定每年11月1日为两岸商人的共同节日——“商人节”。在特定时间为企业家设立节日,可提升企业家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让两岸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情感纽带,凝心聚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开展系列交流活动,打造两岸民间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两岸民间经济文化融合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两岸企业家充分借助“商人节”的交流交往,增进优势互补,共享发展机遇,携手应对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开展针对两岸企业的评选活动,设立陈嘉庚商人奖,奖励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家。倡导新时期华人企业在嘉庚精神引领下,赋予“商人节”新的时代精神——“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新价值观。参照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模式,针对两岸及海内外华人企业及企业家设立“嘉庚杰出华商奖”、“嘉庚诚信企业奖”等陈嘉庚商人奖项,树立典型,引领两岸企业反哺社会、回报国家。

【链接】

今年将有台湾团

来厦共庆商人节

继2014年11月,厦门总商会提出的“两岸同庆商人节”的倡议后,得到台湾企业界的积极响应。日前,台北市商业会理事长王应杰率团来厦访问,与厦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厦门总商会党组书记王沁进行了深入的会谈。

王应杰透露,为配合厦门今年的“商人节”纪念活动,台北市商业会已研究确定将2015年台北市商人节的举办时间提前至10月29日,以便于30日组团来厦共同庆祝11月1日的商人节。王应杰希望,下一步就商人节的具体内涵进行深度沟通,让这个平台在加强两岸企业家交流交往、促进经贸往来方面发挥作用。

【名词】

“商人节”

“商人节”源起于厦门,发展于台湾,根植于两岸。据史料考证,1946年10月,“敢为天下先”的厦门商人基于抗战结束后经济亟待复苏、商道亟待弘扬的社会现实,携带《确立11月1日为“商人节”》的提案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商联会,获大会一致通过。1947年-1948年,全国连续举办两届“商人节”。“商人节”的传统在台湾继续传承,至今已举办68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