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5】 2015年,厦门的海洋经济发展目标是,力争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470亿元,同比增长13%以上。以海水淡化、串岛游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全力打造海洋经济千亿产业链,实现海洋经济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今日,本报将通过几个“关键词”为您解读2015年厦门海洋经济的发展任务。
国际豪华邮轮靠泊厦门。(王协云摄/资料图) 产业 打造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城市 在厦门打造海洋经济千亿产业链的规划蓝图中,海水淡化及相关产业链已被提升到了众多涉海产业当中的领头羊位置。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将厦门建成海峡西岸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城市,将海水淡化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成为厦门继水库水源、九龙江之后的“第三水源”,做大做强海水产业链。目前,厦门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已经箭在弦上,目前前期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明年正式启动。 资金 多方筹资助力海洋产业发展 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筹资5000万元成立涉海创业投资基金。拟设立的创投基金由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各拨款25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共同投资海洋高端装备等海洋产业,其中还有一部分将定向投资于厦门企业,新成立的创投基金无疑将为厦门海洋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一股新动力。 同时,为积极扶持涉海中小企业的发展,市海洋渔业部门联合市财政部门和厦门银行,将开展“助保贷”业务——计划通过财政投入作为政府风险补偿资金,为合作银行1亿元贷款额度提供增信,缓解厦门海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旅游 投建无居民海岛示范项目 市民十分关注的无居民海岛“串岛游”有了最新进展,用于无居民海岛示范项目建设的一亿元资金已经拨付到位,大兔屿和火烧屿是首批进行系统性开工建设基础设施的无居民海岛,项目预计将于今年8月开工。厦门是全国最早开启无居民海岛保护的城市,厦门秉持的态度是在保护中利用这些岛屿。2013年,厦门启动无居民海岛的生态修复工程,这为“串岛游”的实现扫清了障碍。为了实现“串岛游”规划,有关部门还将在海沧大桥边建设一个对接码头,使陆岛能够顺利地互相“串门”。 工程 规划建设欧厝对台渔业避风港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正规划建设厦门欧厝对台渔业基地避风港工程,该工程规划建设成国家一级渔港,远期规划建设为国家中心渔港。工程建成后,将与高崎闽台中心渔港(国家中心渔港)一起构成厦门市两大水产品流通枢纽,促进对台渔业交流,帮助渔民转产转业,完善渔港配套设施及提供较好的避风条件。 生态 完成2000万方清淤工程量 今年,厦门将推动建立海域生态补偿和损害赔偿制度,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实施以海洋环境容量为基础的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海洋观测预报工作,提供精细化预报产品;加快海域清淤整治工程进度,完成2000万方清淤工程量;开展淤泥调配再生利用论证,协调推进杏林大桥两侧、大嶝海域等片区的退养工作;继续推进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等项目建设。 |
相关阅读:
- [ 03-03]厦门本周成立书画产业协会 构筑两岸文化交流新常态
- [ 03-02]福建迈向“产业优” 旧变新新变强
- [ 02-27]海尔消费金融与产业重磅合作,三十亿点火零元购
- [ 02-25]福州:老仓山恋上文创业
- [ 02-25]古田:全面转型升级 推动“中国食用菌之都”新跨越
- [ 02-17]福建省首个ppp模式清洁燃气项目落户平和
- [ 02-11]晋江:在新型城镇化中打造闽南特色文化名城
- [ 02-09]厦门中小微企业可申报“无偿资助” 需符合相关条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