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依托"四大优势"建好自贸区 海沧代表热议发展机遇

2015-02-13 09:22:59杨继祥 林岑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海沧建设自贸试验区,具有港口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周赞家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杨继祥 林岑 通讯员 熊东帆)春天的气息,洋溢在海沧这片热土上。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福建建设自贸区新机遇,连日来,在海沧区“两会”上,自贸区建设成为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上会下热议的话题。

作为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中面积最大的组成部分,广大与会者认为自贸园区海沧保税港区发展具备“比较成熟、易出成效,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区,马銮湾新城开发联动,行政架构级别”等优势。海沧应充分发挥优势,先行先试,为福建厦门自贸园区建设多做贡献。

“新港口”

——自贸试验区“底气”足

新年伊始,世界最大、最先进的集装箱船“中海太平洋”轮首次靠泊厦门海沧港,再次刷新厦门港接待记录,这也标志着海沧作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去年以来,钨业物流中心建成投产,IOI 棕榈油、太平地毯、中储粮直属库搬迁项目等开工建设,全市首个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迎来瑞信融资租赁等20多家企业抢滩入驻,临港产业欣欣向荣。

港口是海沧最大的优势。一些与会代表、委员们认为,作为“美丽厦门”的活力新城,海沧主动融入自贸区建设,推进投资环境国际化、市场化,与其他区域相比,具有港口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为海沧建设自贸区增加了底气。”海沧区政协委员、海沧保税港区管委会投资运行组组长林星火告诉记者,2014年,海沧港货物吞吐量6704.9万吨,增长12.4%;集装箱吞吐量476.4万标箱,增长25.2%,占厦门港55%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货物进出口额首次双双超过东渡港。

据林星火介绍,海沧保税港区正积极复制实施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创新通关模式,加快通关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启动“两单一审”改革、试点物流分类联网监管与“企业自主发送运抵报告”,政策环境日益优越,港口优势将进一步彰显出来。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耕好自贸区“试验田”是融入“一带一路”的关键,海沧应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努力打造全省最好乃至全国最好的自贸试验区。

“新产业”

——自贸试验区“后劲”足

本次“两会”上,海沧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海沧将以龙头项目、园区载体、创新环境为抓手, 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完善“3+3+6”现代产业体系。

“海沧建设自贸区,比较成熟、易出成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业优势明显。”许多代表委员认为,经过台商投资区25年、行政区10年的接力发展,海沧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特别是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多项“第一”、多个“首创”、多个“试点”,以大量数据充分体现率先发展、率先突破的创新精神,成绩斐然,令人振奋。

在生机勃勃的厦门生物医药港内,通用厂房二期全面封顶,艾德生物、大博医疗等生物医药“大鳄”纷纷落户。区政协委员吕玉宝说,2014年,生物医药产业完成产值125亿元,纳税突破3亿元,新引进项目50个。

同时,生物医药孵化器成为国家级孵化器,国内首个宫颈癌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与此同时,信息消费与数字产业园配套工程抓紧推进,全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启用。住宅现代化产业示范园、全市首个全装配式示范项目、中铁现代建筑工业化基地动工建设……

二产的强劲发展,带动商贸旅游业的繁荣。代表、委员们回忆起海沧不断兴旺的商气,不断集聚的人气,几个片断精彩如昨。风靡世界的大黄鸭去年在海沧湖“安家”,仅“五一”高峰时期,一天人数就超过20万,创海沧历史之最。去年6月13日,海峡论坛的重头戏之一——两岸特色庙会首次移师岛外,在海沧举办,两天人数突破42万,营业额近千万元。

2014年完成三产增加值167.9亿元,增长20.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7亿元,增长21.5%。随着自贸区建设全面启动,海沧的产业优势将更加彰显。

“新城区”

——自贸试验区“活力”足

“这里有全市最美的公共自行车绿道;全市最美的凤凰木绿道;‘全市十大最美道路’的前四名中,海沧就占了两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海沧区政协委员林原对海沧的美如数家珍,认为海沧建设自贸区,环境优势无可比拟。

“双湾双城”交相辉映。在做好海沧湾新城提升的同时,海沧启动了马銮湾新城的开发。

一位区人大代表告诉记者,马銮湾新城绿化,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将围绕核心区域,建设过芸溪、东孚南北路、灌新路走向的山海通廊,打造新阳大道、海翔大道等绿色走廊。可以预见,“最美湾区”马銮湾新城的绿化,将来一定会超过拥有“厦门最美道路”的海沧湾。

宜居宜业,“活力海沧”魅力四射。随着厦门双十海沧附校、佳鑫幼儿园等4所中小学、3所幼儿园建成投用,全区新增学位7260个,教育进一步均衡;全国击剑冠军赛、国际武术大赛、海峡两岸(厦门海沧)女子半程马拉松赛等特色赛事竞相举办,海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治安很好,出门放心,生活在海沧幸福指数很高。”海沧区人大代表许敏芳说,2014年,海沧推进“平安海沧”建设,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无疑也给海沧建设自贸区大大“加分”。

“新家园”

——自贸试验区“台味”足

在区人大代表郑丽珍看来,海沧是大陆成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也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深水良港,投资区、行政区、保税港区“三区合一”的管理体制,在自贸区建设中行政架构级别优势明显。

事实上,依托“三区合一”的管理体制,海沧不断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特别是突出对台特色,成立的两岸义工联盟荣获2013年政府创新中国十佳经验之一、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省唯一金奖、民政部第二届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等多项荣誉,旗下的“两岸阳光故事家族”登顶中国社会创新奖。在成立大陆首个涉台法庭之后,去年又成立大陆首个涉台检察室,逐步形成完整的涉台司法体系。

2014年,随着“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全面铺开,以海沧为蓝本的社会治理创新“厦门范本”走向全国,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海沧着力建设两岸同胞最温馨融合的“新家园”。区政协委员张绍华认为,对台是海沧最大的特色,也是海沧建设自贸园区的主要优势之一。

“自贸区建设,是厦门特区重建优势的契机,也是海沧区再造台商投资区新优势的契机。”大陆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曾钦照十分看好海沧自贸园区建设。

作为年轻的台商“创二代”,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村执行董事陈冠羽同样对海沧自贸园区建设充满期待。他说,“许多在海沧工作生活的台商都热切期待自贸区细则的公布,希望海沧能更好地发挥台商投资区先行先试的作用。”

“作为融入、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新载体,福建自贸区区别于其他自贸区的独特竞争力就是对台特色。”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认为,“对台牌”正是作为全国最早最大台商投资区的海沧融入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优势。

在李非看来,自贸区发展的突破口就是对台,自贸区建设将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交流,更将指向“两岸直接往来的便利化”,打造两岸直接往来的更广阔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开创两岸崭新未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