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经济学家邱晓华昨在厦大演讲:A股今年会升到4000点

2015-01-26 08:33:22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人物名片】

邱晓华:1958年1月出生,福建宁化人,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2006年出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现任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紫金矿业执行董事。

昨日下午,邱晓华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主讲中国经济形势。(本组图/记者 姚凡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在经历“1·19”股市黑色星期一后,国家统计局前局长邱晓华仍然用“漫漫寒冬终有时,一枝腊梅迎春开”,来形容中国资本市场的“春天快要到来”。

邱晓华昨日在其57岁生日当天,应邀回他的母校厦大演讲《2015年中国经济展望》时说,中国资本市场成长的前景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邱晓华甚至预测,2015年的股指会爬升到4000点。目前股指在3300多点徘徊。

现任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紫金矿业执行董事的邱晓华,是应厦大厦门校友会和厦大EMBA中心邀请来厦演讲。他是厦大1977级校友。

资产证券化 已成国家解困新策略

资产证券化是破解房地产、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三大难题的方法;此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渠道机制,都离不开资本证券化。

邱晓华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7年漫漫的熊市后,距离春天也不远了——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国家解困的新策略。用大白话说,他认为,股票市场是“时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已经上升到国家策略,不得等闲视之。

这位民生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的理由之一是:在今后增加民众财富的途径中,轮到资本市场上场。

邱晓华说,中国民众财富的增加,第一轮是通过实体经济的高速成长,第二轮是通过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而他认为,第三轮就要靠资本市场——现在实体经济已经过了高速成长期,需要转型升级,正处于阵痛期,所以靠这条路增加财富已经难度加大了;房地产也度过了繁荣期,现在也处在调整期,所以靠房地产市场再来增加民众财富的通道也变小了。

他说,轮也该轮到资本市场,从增加民众财富的角度说,资产证券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路径。他还认为,资产证券化是破解房地产、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三大难题的方法;此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渠道机制,都离不开资本证券化。

中国资本市场 还要过三道关

资本市场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只是我们还要经历成长的烦恼,甚至经历磨难,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有三道关需要迈过。

不过,虽然“春天不远了”,但是,邱晓华认为,要谨防“倒春寒”,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有三道关需要迈过。首先是先天不足,遗留问题待消除——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上市公司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其次,这些年积压下来的IPO的“堰塞湖”要逐步舒缓——600多家在排队,没有新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缺失活力;其三是改革双刃剑效应需要适应。

邱晓华认为,股市黑色星期一,造成了多年没有的大振荡是教训,需要我们去吸取。但是他仍然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资本市场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只是我们还要经历成长的烦恼,甚至经历磨难。

【精彩观点】

观点1

2015年中国经济是“有底部无高度”

“有底部”指的是中国经济短期内不会出现断崖式的下滑,我们有手段,也有能力守住底线:货币政策也好,财政政策也好,都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此外,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的惯性还是有推动力量,2014年GDP是7.4%,2015年不至于马上就掉到6.9%。

“没有高度”说的是当下确实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个阶段,主要来自于这几种压力:成本不断上升,包括财务成本、劳动成本、资源成本等等一直上升。此外,市场的需求已经无法满足庞大的产能。前者是卖一个好价格遇到困难,后面是怎么卖出去遇到困难。

观点2

商品房下跌是双刃剑

中国老百姓中,70%的城市居民都有自己一套房,自有住房拥有率达70%,而欧美国家一般都是30%的家庭才拥有自己的住房,大多数都是租房。因此,对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家来说,房价跟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不要只看到房价的贵所带来的问题,也要看到房价的跌所带来的问题,对有房的人来说,房价下跌,意味着资产缩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