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市政府副秘书畅谈智慧厦门建设 让科技成果惠及百姓

2015-01-22 11:02:15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4年,厦门结合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深入开展“智慧厦门·共享成果”活动。这一年里,智慧厦门建设有何亮点?今年厦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又有哪些计划?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政府副秘书长梁峰。

A

主要思路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记者:在日前落幕的第五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上,厦门不仅荣获“2014中国智慧治理领军城市”等多个奖项,有关厦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做法更是作为典例被与会嘉宾屡次提及。厦门获认可的原因何在?去年我们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梁峰:我们一方面围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做了系统的规划;另一方面根据国务院发展战略,我们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厦门大力推进信息消费,就是要以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为载体,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以信息化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改变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条件。

在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确立了三个标准:是否有利于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是否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否有利于提升社会管理和治理水平。

此次获奖的四个信息化系统正是我们去年主抓工作的重要部分。第一是城市规划,我们建立了“多规合一”系统,通过流程优化再造,部门并联协同,用地审批从过去53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项目前期工作从180个工作日可缩短至49个工作日;第二是社会治理,我们依托于社区网格化平台,信息消费领导小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还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三个部门共同推进网格化平台,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放;第三是“i厦门”一站式信息惠民平台,这个平台提供了包括缴交社保、办理准生证等200多项服务;第四是我们搭建了交通事故定责定损平台,缓解“出行难”的问题。

没有智慧家庭社区就不可能智慧,也谈不上智慧城市。所以在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我们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理念,设立了“城市-社区-家庭”三级结构,推进资源的共享。

我们还致力于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基础,一是完善信息技术设施,推进三网融合,二是推动资源开放共享。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觉得一个城市要有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无论在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产城结合过程当中,在产城智慧城市推进会过程当中,和产业一定要协调起来,通过应用带动产业发展,这也是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B

未来展望

改造升级信息基础网络

完善产业转型升级体系

记者:在您看来,厦门获得这些奖项有何意义?对厦门未来的发展又有何影响?

梁峰:中国智慧城市大会是由中国智慧城市论坛、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主办,是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权威会议,其奖项含金量高。此外,厦门在获选的全国十个智慧治理优秀案例中独占四席,也就是说我们选送的四个优秀案例全部入选,足以可见业界对厦门的肯定。

我想,此次的载誉而归,有这么几层意义:首先,这是对厦门多年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肯定,因为智慧城市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没有以往的存量,也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其次,这是对厦门一年多来在创建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工作方面的战略统筹、整合提升的充分认可;再者,这是业界对厦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化应用的认可,我们始终强调,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建设要围绕“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把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

记者:2015年,厦门市信息消费办准备就智慧厦门抓哪些项目和工作?

梁峰:下一步的工作,我想可以用“夯实一个基础,完善两个体系”来概括。所谓基础,就是深入推进三网融合,加快信息基础网络改造升级,研发部署三网融合智能家庭网关;两个体系包括:提升完善信息化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体系建设,主要为打造公共服务惠民平台、丰富产品和服务,推动产业发展、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