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深】 违法豆腐作坊“坚挺” 是否折射监管缺位?
这些豆腐作坊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在随同工商执法人员查处假冒他人企业商标标识的作坊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些作坊早在三年前就曾被媒体曝光,有关部门也进行过查处,可为什么违法行为总难以绝迹呢?记者对有关部门受理举报的查处情况进行了梳理。 企业举报言之凿凿 执法部门却说“未发现” 其实,作为受害企业,银祥集团盯上这四家豆腐作坊已经有段日子了。该集团人员表示,从去年8月开始至今,他们不断接到反映,市场上出现了假“银祥”豆腐。为此,银祥集团派人摸排跟踪了三个多月,发现在浦南市场、中埔批发市场、寨上市场、大唐市场、薛岭市场等地均有大量假冒“银祥”的豆腐在批发销售,根据线索顺藤摸瓜,他们最终掌握了分布在岛内外的四家生产加工假冒“银祥”商标豆腐的作坊。 掌握了相关信息后,银祥集团遂向相关部门举报。去年12月中旬,市纠风办接到举报后,根据信访转办流程,转办给市工商局核实处理。过后,市工商局反馈:“(对)浦南市场、台湾街批发市场、中埔批发市场、寨上市场、大唐市场、薛岭市场、安兜市场等七个市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68人次,检查豆制品经营户93户次,现场检查了豆制品经营户的主体资格、索票索证和品牌经营等各类情况,查看是否存在不法搭售、掺杂不合格豆制品经营行为……未发现销售假冒“银祥”豆制品的违法行为”。 银祥集团举报言之凿凿,执法部门检查却说“未发现”,难道举报有误?企业举报的是作坊和市场,工商查处的为什么只有市场?根据工商部门的反馈表述,工商部门的查处仅限于市场流通领域,未对被举报的豆腐作坊采取查处措施;而银祥集团面对侵犯自己商标行为愈演愈烈的状况,又在去年12月31日再次向市工商局以及其他部门举报,这就是举报件与处理结果大相径庭的原因。 |
相关阅读:
- [ 01-07]闽南最大家禽屠宰场随时启用 提供安全卫生鸡鸭肉
- [ 11-25]连史纸:“纸中丝绸”期待逆袭
- [ 09-16]福建力推食品小作坊示范点
- [ 08-06]黑筷子作坊被曝光后还生产 理由很奇葩:纸箱没用完
- [ 07-25]福州查获三处利用工业松香脱鸡鸭毛加工作坊
- [ 03-28]福州一居民小区藏黑作坊 卫生间里生产假冒保健品
- [ 02-18]闽侯一家黑作坊疑用病死猪熬油 已经营数年(图)
- [ 12-10]福州盖山查获泡爪卤味“黑作坊” 销往附近市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