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种子种苗业基础良好,发展潜力足。(资料图)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雯 通讯员 王进峰)
以特色现代农业为抓手,深化农村改革,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农民更持续稳定增收。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厦门农业部门很快确定了新一年的工作任务。
近日,市农业局局长吕参军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今年厦门农业部门将着眼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向打造千亿农业产业链的目标挺进,为厦门打造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丽宜居乡村。
特色现代农业 启动四项工作
在寸土寸金的厦门发展农业,高附加值的特色现代农业是必然选择,今年有四项工作已经陆续启动。首先,继续做精高科技种苗业。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苗企业。新一轮种子工程项目建设也箭在弦上,推动优良新品种选育工程、蔬菜育种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并创新种业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种子产业。
二是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今年,厦门将重点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和“菜篮子”调控基地,建设智能化温室、钢架大棚及节水喷灌等现代农业设施,用以发展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农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一村一品”也将继续扩大,鼓励成立与本镇、村主导产业或产品相适应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三是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业。为提高农产品经济附加值,厦门的做法是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培育品牌,继续培育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面广、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
最后,继续利用对台优势,深化对台农业合作交流也是厦门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发展农业经济的捷径之一。目前,市农业部门正在加紧建设作为国家对台农业交流合作窗口的“厦门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同时大力支持对台渔业、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等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台湾农渔业农会(协会)、农业类大学等农业培训组织的合作。
岛外农业公园 推动三产融合
岛外四区农业公园的建设无疑是厦门今年农业工作的一项重点。市农业部门按照 “美丽厦门”建设要求,着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美丽田园,着力打造集都市休闲农业、田园风光、美丽乡村等于一体,产业、人文、自然生态与地方特色有机融合的大型“农业公园”,发展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规划、开发 “农家乐”旅游线路,建设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品牌的同时,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促进转型发展
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着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市农业部门将继续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公司化托管、专业化经营”等生产方式。
另外,探索由国有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带头,通过征用(只征不转)、租赁、土地入股等方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现代化。
通过三种方式 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吕参军表示,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依然是厦门农业部门今年的工作重点,三种方式被视作增收法宝——
一是以产业促增收。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农民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二是以就业促增收。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
三是以资产促增收。落实农村预留发展用地政策,强化资金扶持,引导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入股发展农村集体股份化项目,提高财产性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