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教师在台湾表演《鼓浪声声》。
厦门日报讯(文/图 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孙霄)
上月底,思明区青年教师舞蹈团在台中献演舞蹈《鼓浪声声》,深获好评。
此行也揭开一段历史:早在1993年,思明区青少年宫就曾赴台演出,当时是祖国大陆第一支说闽南语的访台艺术团。
上月底, “我们的中国梦——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舞蹈嘉年华”在台中文华高中举行,它是由福建省文联、福建省舞蹈家协会、台湾艺文产业发展协会主办,是闽台民间舞蹈界的一次聚会。代表厦门出场的是思明区青年教师舞蹈团,她们负责演绎闽南特色的舞蹈《鼓浪声声》,深获好评。
不过,不要说外界,即使是在思明区教育界,对青年教师舞蹈团也是相当陌生的。思明区青少年宫主任王珍珍说,它其实就是为这次两岸聚会诞生的——6人是思明区青少年宫的舞蹈老师,还有9人是从思明区幼儿园教师中选拔的。
虽然匆匆组建,但是舞蹈团还是蛮拼的,这从舞者的年龄就可见一斑,“70后”到“90后”都有,年龄最大的41岁,最小的22岁。还好,大龄青年基本上都是思明区青少年宫的舞蹈老师,她们一直没离开过舞蹈的世界。
大龄青年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们选了《鼓浪声声》这个舞蹈,它原本是为中学生量身定做的,而大龄青年们选它的原因是,它充满闽南“味道”,描绘的是一群在闽南童谣、《鼓浪屿之波》的乐声中,翩翩起舞的青少年。
在确定赴台演出后,留给大龄舞蹈者只有不到一个月训练时间,思明区青少年宫舞蹈老师郭品洁说,大家白天都要上班,只能利用晚上训练。41岁的郭品洁是舞蹈团里最老的,她说,还好还有老本可以“吃”。
1993年 破冰之旅
许多台湾人通过他们认识了大陆
上月27日,当郭品洁和她的伙伴在台中文华高中的舞台上翩翩起舞时,坐在台下的王珍珍可谓是百感交集——这是思明区青少年宫时隔21年再次“登台”,早在1993年,青少年宫已经开始对台交流。
1993年,思明区青少年宫应台北市艺术文化中心邀请,启动文艺界的“破冰之旅”——思明区青少年宫带着18名小学生到台湾演出,历时23天,从南演到北,当时是祖国大陆44年来第一支说闽南语的访台艺术团。
1993年台湾之行的敏感、小心和新鲜,是现在无法想象的。当时是青少年宫舞蹈老师的王珍珍现在还记得,单是办手续,就花了快半年;一到台湾,他们就被媒体记者围住,台湾“华视”记者第一句话就说:“你们也说‘台语’?”时任厦门语言学会副会长、现任厦门教育学会顾问的李向群很机智地回答:“我们说的是‘闽南语’,我们是相通的。”
不过,在23天演出中,这类试探只是小插曲,更多的是亲情、眼泪。王珍珍说,当时孩子们带去的闽南童谣、舞蹈,触发了台湾同胞的思乡的心弦,在高雄的演出场场爆满,孩子们在台上演,老人们在台下哭。
1993年8月10日和11日,艺术团在台中市文化艺术中心中山堂为台中乡亲做了两个专场演出,时任台中市长林柏榕一连两个晚上都到场观看,这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
当年,借助思明区青少年宫的这些八九岁的孩子,一些台湾人重新认识了大陆——不少人以为大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厦门的孩子到百货公司买东西,台湾人都觉得很吃惊:“你们不是生活很困苦吗,怎么还这么有钱?”台湾人对这帮“真水”(闽南语,指“真漂亮”)的厦门娃喜欢得不得了,抢着要认干儿子、干女儿,孩子们乖巧地回答:“我要回去问我爸我妈。”
当然,当时厦门人也被台湾的繁华吓了一跳——在此之前,他们也以为台湾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014年 再续前缘
台湾素质教育折服厦门教师
王珍珍说,在那个特殊年代,思明区青少年宫的这群孩子用他们的闽南歌舞,为两岸关系注入了一剂“柔顺剂”。
上月底再次赴台,王珍珍看到不一样的台湾和不一样的两岸交流,她说,1993年,只是我们演出,台湾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看,但是现在,两岸的舞蹈界人士不仅同台演出,还有不少时间留给他们交流和切磋。
这一近距离的接触也让郭品洁和她的同事吓了一跳:台湾专业舞者的水平之高,完全颠覆了他们之前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思明区舞蹈老师看到台湾学校的素质教育水平。
郭品洁说,整场演出,都是交给高中舞蹈班的孩子操办,装台、拆台、搬道具,忙碌的都是学生身影,甚至换服装、化妆,也是学生们相互帮忙。
郭品洁说,我们决定了,也要改变理念,今后不仅教孩子舞蹈,也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