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项目引才 围绕项目落地实施精细化引才 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LED……火炬高新区将这些产业确定为招才引智的重要产业,围绕产业基础和落户项目,实施精细化引才。比如,依托厦门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日本电气硝子液晶基板玻璃、天马微电子二期等项目签约落地,吸引一批高精尖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吸引市“双百计划”创新类海外高层次人才10名、领军型创业人才61名。 人才最关心的是找到发挥才能的“着力点”,产业链、项目源及创新创业平台就是最具吸引力的“着力点”。火炬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安基地、厦门科技创新园研发中心、厦门软件园(三期)、厦门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报建中心已完成立项批复,ABB 厦门工业中心将于本月动工建设。目前,火炬高新区已拥有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3个国家级孵化器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平台。 国内首个“大数据研究实验室”落户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黄剑创办的赛凡信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推动厦门以大数据为重要方向的软件产业发展;省“百人计划”创业人才赵建辉创办的瀚天天成公司,成为中国首家提供商业化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生产商……在创新创业平台的推动下,火炬高新区人才企业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快速转化。 记者手记 谁是人才? 由企业说了算!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但究竟什么样的人是人才?是由政府说了算,还是企业说了算?过去,人才的界定权基本都掌握在政府职能部门手中,并通过学历、论文、职称等要素,来统一界定什么样的人是人才,然后再赋予其相应的特殊待遇。而作为用人主体的企业,对于人才的认定和评价没有多少话语权。有时会出现政府引进的人才放到当地重要企业却难担重任,而企业器重的实用人才却又得不到职能部门认可等现象。 企业创新和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自己最清楚。将认定评价人才的权力“授权”给企业。火炬高新区将在三年内,从重点企业、骨干企业、新引进的重大平台或项目,以及其他企业中评审出200家人才认定主体,并建立人才认定主体数据库。三年后根据实际需要逐年调整人才认定主体数。各人才认定主体建立完善的人才认定制度,遵照一定的基本条件自行认定人才。 “放开企业对人才的认定和评价,是一种人才体制机制的创新,打破了完全由政府主导人才评价格局,把主导权下放给市场主体——企业,让企业以是否‘有用、能用、实用’来界定和选定其最需要的人才,使人才评价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真正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火炬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有理由相信,把企业所需人才的界定权放给企业,不仅理所应当,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建立起企业认定人才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涵盖人才培训、考核、评价、使用、待遇等多个关键环节,有利于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
相关阅读:
- [ 01-05]厦人才中介机构年度验证 未参加或通过者不得继续服务
- [ 01-02]福建启动2014-2015年度三类人才访学进修资助计划
- [ 12-29]电商人才专场招聘会举办
- [ 12-25]厦门将建多功能人才大厦 争取设立对台人才市场
- [ 12-23]福建自贸区获批引发鲶鱼效应 海内外百余人才厦门“赶考”
- [ 12-22]欢迎"自贸人才"来厦发展 人才"双百计划"答辩在厦举行
- [ 12-20]139名人才争“双百” 入选者最高可获500万创业扶持
- [ 12-18]福州高层次人才配套补贴最高可达200万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