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书店选择不必跟商圈 导报记者注意到,近几年,最先倒闭的书店,基本位于繁华商圈。中山路、鼓浪屿、梧村车站、SM城市广场等繁华地段,成了书店的“坟地”。 这些繁华地段,因为租金高,让民营书店难以支撑。据业内人士介绍,早期,这些书店确实给商圈带来人气,但是,随着人气上涨,租金也跟着高企,反而让书店难以维持。 在书店门店的选择上,商家已经开始选择走特色路线。譬如,厦门不在书店,开在华新路一栋三层老别墅里,有自己独立的院子,主打“最美”品牌,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店”。 马怀伟说,民营书店扎根商圈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后,民营书店的选址,将更多寻求自身定位,而不再一味追求商圈。 根据自身定位、量身打造、吸收人气,将是民营书店选址原则。 解读 想挺过“寒冬”要自身创新转型 马怀伟,晓风书屋业务主管,在厦门从事书店经营10多年。 在他眼里,一个城市,不能没有书店,这是一个文化符号。厦门出台对实体书店的扶持,被他看作“救市”开始的信号。 对于“救市”,马怀伟说,政府在租金、贷款方面给予书店补助,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民营书店的压力。“一线城市两年前就出台了对民营书店的‘救市’,‘救市’举措能够让民营书店看到一些希望,至少能够让民营书店有坚持下去的信念。” 不过,他说,政府扶持,只是给经营者打一针强心剂。因此,书店要有出路,还是要积极寻找创新之路。 他说,目前,晓风书屋也在设想对书店的经营方式进行创新。纯图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需求。今后,晓风书屋或许也将引入一些厦门的纪念品来卖,有可能的话,还将卖一些饮品,举办一些团体活动。 救市 每年设专项资金扶持民营书店 不过,在晓风书屋传出再撤门店后,也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厦门市已经着手“救市”。 日前,厦门市文改办、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厦门市扶持民营实体书店发展暂行办法》。《办法》明确,从2015年起,每年将安排200万元至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营书店。 《办法》规定,申请专项资金扶持的书店营业场所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0平方米,出版物的经营面积占总营业面积的比例不低于60%;出版物发行为其主营业务,出版物销售收入占比不低于50%。 专项资金分项目补助、贴息贷款、成本补贴、特色奖励四种方式资助符合扶持条件的民营书店。 项目补助方面,年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贴息贷款,主要用于对有偿还能力的书店进行场所改造建设、专业设备更新等业务领域拓展时所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补贴,每家实体书店贴息补助总额不超过50万元;每家书店每年的成本补贴总额不超过30万元;特色奖励方面,每家书店一次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20万元。 |
相关阅读:
- [ 12-07]民营书店光合作用重组失败 创始人转电子阅读
- [ 07-05]高房价压垮了民营书店
- [ 04-25]厦门将组建"文化国企" 民营书店有望租公房店面
- [ 01-10]民营书店深陷经营危机 政协委员建议免税减租
- [ 11-05]民营书店经营之困:高额成本难以为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