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确定新一批管道直饮水项目 市民可申请安装

2014-12-30 16:31:05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思明4个湖里13个,涵盖商业、办公楼、酒店等

●市民可拨打96303或5937711申请安装或咨询

厦门晚报讯(记者 谢雨真)水龙头一拧,杯子一接便可直接饮用,免去了烧煮的过程,这是管道直饮水带来的安全和便捷。管道直饮水是“管道优质直接饮用水”的简称,它是用分质供水的方式,在居住小区(酒店、写字楼)内设净水站,对自来水进行再次深度净化处理,去除有害物质,保留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目前,安装管道直饮水已经成为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趋势。厦门水务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展为市民安装管道直饮水业务,市民可拨打96303或者5937711申请安装或咨询。

更健康卫生

新工艺可除害存益

好水质可直接饮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从自来水管道里出来的水,还需要经过过滤或烧煮后,才可以饮用。因为自来水在经过管网输送及二次供水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二次污染,比如管道腐蚀、结垢等,而一些小区因种种原因,疏于水箱清洗或消毒等,也可能造成水质变差。

据了解,管道直饮水系统采取的是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处理工艺,去除水中有害物质(如有机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纳滤膜处理技术还能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出水水质可以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也就是说,系统安装完成后,居民除了可以打开水龙头就喝上干净水外,还可以用水直接来煮汤、烧饭、泡茶等。

更安全有保障

多手段防二次污染

用户可查实时水质

据厦门水务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总监施俊斌介绍,管道直饮水系统采用的设备配件均为优质品牌,各储水设备均选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设备机房采用紫外线杀菌的无菌机房,这些设备避免了供水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保证整个净化系统的水质安全。

在管网运行方面,管道直饮水系统拥有一套独立的管网系统和独立的设备机房,采用集中处理、定期回流的原则进行设计。整个管道系统采用变频供水方式,不设中间水箱,增加了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密闭独立的循环供、回水管道确保管网中水处于循环状态,避免管道中死水区的出现,防止二次污染,确保长期运行状态下的饮用水水质新鲜、安全。

此外,为保证管道直饮水的供水安全和水质信息公开,水务水处理科技公司将对每个项目配置实时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实现水质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库里,构建直饮水网络查询中心。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脑登录平台查询水质、用水量等信息。

更经济节能

省去等水送水环节

建成后仅需水电费

写字楼、学校、酒店等大量人员集中地的饮用水,主要通过自来水烧开和桶(瓶)装水的方式。桶(瓶)装水尽管经过了严格消毒,但水桶的循环使用增加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此外,拨打送水电话需要等待。

相比桶(瓶)装水,除了更安全之外,管道直饮水还具有不错的经济效益。以一栋容纳2000人的办公楼为例,以每人每天在上班时间饮水1升计,整栋楼一天的饮用水用水量为2000升,折合5加仑(美制)桶装水约为100桶,每桶桶装水以人民币10元计算,整栋办公楼一天的饮水支出为1000元,年支出约为30万元,而该规模办公楼引入管道直饮水工程的初期投资约为100万元左右,而其建成后的运行成本仅为少量的水电费,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此外,管道直饮水的使用对于减少桶(瓶)的使用频率,降低塑料污染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步步推进

岛内两区先行推广

首批建设项目确定

为节约利用水资源、推进管道分质供水,在今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推广实施管道直饮水系统”的通知。按照通知的要求,市市政园林局会同市建设与管理局、市规划局、水务集团等相关单位,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研究制定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理办法和推广计划,确定一批项目启动实施管道直饮水系统,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引领,推动在思明、湖里辖区内新建和在建的商业、办公、酒店等建筑物全面推广实施管道直饮水系统。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各区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管道分质供水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

记者获悉,在今年十月底召开的“推广实施管道直饮水系统”专题会议上,确定管道直饮水系统新一批启动项目。记者了解到这批项目中,有4个在思明,13个在湖里,涵盖商业、办公、酒店等建筑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