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袁舒琪)“黑心秤”、“染色鱼”……本报近段时间持续对开禾占道市场的乱象进行曝光,继续深入走访,记者发现,乱象背后,或许与摊位高租金脱不开关系——开禾占道市场中部分“二房东”、“三房东”成为“炒作者”,部分摊位租金甚至被炒高近一倍。摊贩自然要通过以次充好等方式把损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无人管
摊贩与市场之间,只有一张租赁合同
市场管理处与摊贩间没有直接管理关系,缺乏约束力
本文的开禾占道市场指的就是刚进开禾路口临近厦禾路首端,市民熟知的海鲜市场。
摊贩只需要找到合适的“房东”,谈好租赁价格,就可以在开禾占道市场做生意。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坦言,就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合法,这些摊位甚至都不能称为固定摊位,流动性还是很强。
然而,这并不代表开禾占道市场没有官方身份,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市场管理处在此驻点:原先管理处隶属于厦门市市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开元站,被托管给工商部门,后来其慢慢脱离工商,转为企业。今年五月份开始,厦门鑫鹭江招商投资有限公司又接过先前管理组的“接力棒”,在鹭江街道的委托下,开始管理开禾占道市场。
管理组的设立可以视作开禾占道市场被官方“默认”,但其管理模式,还是和其他真正官方的市场不同——市场管理处与摊贩间没有直接管理关系,即在真正官方的市场当中摊贩与管理处签订的管理协议,在开禾占道市场是不存在的,开禾占道市场的管理人员只能通过巡查劝导进行监督,缺少约束力和执法手段。
租金贵
“炒作者”转租摊位,租金持续走高
通过转租炒作,租金被炒高近一倍
可以说,开禾占道市场很与众不同,摊贩有特殊的“存在”方式——历史原因之下,这个市民口中的“老八市”中摊位大多以占道摆摊形式为主,而摊位与市场的关系,仅局限于摊贩与身后民房的一纸租赁合同。
摊位靠租赁,又没有拥有直接管辖权的管理处,基于这样的背景下,记者调查发现,开禾占道市场当中,一个“潜规则”正慢慢发酵——一批“炒作者”利用开禾占道市场的特殊之处,对摊位进行层层转租。
这一小部分的“二房东”、“三房东”借机炒高摊位价格牟利。现市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林先生说,若摊贩直接向民房房东租赁,好地段1.2米左右长的摊位租金也仅在1000余元,但在“炒作者”的转租之下,租赁链条变长,最底层的摊位租赁者竟要通过2500元-3000元的价格,才能租上这样一个“好摊位”,租金价格转瞬被炒高近一倍。
这样的租金是“虚高”的。据悉,毗邻开禾占道市场的营平市场,相似规格的摊位租金仅为600元-800元,封顶也就1000余元。
执法难
租赁链条被拉长,管理找不到源头
高租金,竟成摊贩不服管理的借口
“炒作者”不仅使租赁价格水涨船高,对市场管理者来说,也加大了管理难度。
“炒作者”拉长了租赁链条,以致管理人员、部门执法人员在对市场进行管理时常遇困难。鹭江工商所相关负责人说,有时摊贩也弄不清楚最源头的“房东”是谁,市场主体不明的情况下,执法就遇上瓶颈。
此外,高价租金,还成为某些摊贩不守规行为的借口——现市场管理处另一名负责人吴先生就告诉记者,不少摊贩经营时故意将摊位摆放超出原有租赁区域,甚至影响了正常通行,但在管理人员上前纠正,他们却拒不整改,不少理由竟是:租金这么高,再不多摆多卖怎么能行?
不少摊贩不服从管理,甚至不惜以暴力抵抗。“管理人员一过去,他们就朝我们扔东西,甚至泼水。”吴先生统计,从今年五月份开始至今,类似冲突数不胜数,大小加起来至少也有几十起。
不难看出,本就处于直接管理空白的开禾占道市场,因“炒作者”的出现,管理上更是难破重重困难。
观点
管理者:
直接管理
根绝炒作
管理之困下,市场管理者也正不断探索更有力的管理方法:这个月,鹭江街道开禾市场自治小组正式挂牌,自治小组成员的组成,全都是开禾占道市场中的积极商贩。
“摊贩们互相影响、互相监督,利用良性循环发挥积极效应。”吴先生说,自治小组的初衷,就是通过商家管商家的形式,这样更易解决纠纷,同时能在市场中形成良性氛围,而这样的自治小组也正慢慢发挥作用。
但要真正根绝“二房东”、“三房东”,以及市场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林先生坦言,自治小组的成立还仅仅是第一步,管理之困,或许还是得通过强有力的约束条款得以实现。“我们也在呼唤一个直接管理模式,”林先生指出,若开禾占道市场在保有原来租赁“特色”的基础上,也能有如其他市场摊贩与管理者间的直接管理关系,那么乱象的根治也能更顺畅进行。不过,要实现这样的设想,或许还是得通过相关部门共同协商,以及进一步的实践摸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