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国企板块转型升级叫响全国 向"一流企业"目标迈进

2014-12-22 07:20:21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国企探索出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国企转变发展方式之路。(资料图)

厦门日报讯 (记者 刘艳 通讯员 罗道浚)建发股份、厦工股份、厦门港务、厦门国贸、象屿股份、厦门空港……今年以来,随着全面启动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企转型升级等“大手笔”动作实施后,厦门国企上市板块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与追捧。

亮丽成绩的背后,是国资“掌舵者”对新形势的研判,对新产业的力推,对新模式的探索。市国资委主任林杰表示,转型正成为厦门国资国企的主调,厦门国企在当好保障民生和服务发展“排头兵”的同时,坚持市场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国企转变发展方式之路。

产业转优 向新兴产业“排兵布阵”

■市国资委不久前刚出台《关于推动所出资企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导厦门国企向新兴产业“布重兵”,鼓励推动国企发展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十大任务。下一步,市国资委将进一步协调各项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指导推动厦门国企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成立了新兴产业投资集团,果断出手影视、医院等领域——作为省内龙头国企的厦门建发集团今年来动作不断。无独有偶。近日,央企中航工业入主海翼集团,这起由市国资委牵头“操盘”的整合案例,为厦门“一口气”引入包括工程机械产业、液压系统产业、特种装备产业在内的七大高端产业。

厦门国企接连进军新兴产业,折射出的是对“大形势”的清醒判断以及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思考。虽然厦门国企业绩抢眼,但多数国企仍从事传统的商贸物流、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等,附加值较低。“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浪潮中,厦门国企如果现在不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如何赢得发展空间?”林杰表示。

来自市国资委最新调研显示,厦门13家国企积极转型升级发展,投资布局新兴产业,仅2013年以来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累计超过50亿元,投资所涉及项目的总资产超过600亿元,项目产生的净利润近10亿元,具备了一定的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半个月前,市国资委出台《关于推动所出资企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导厦门国企向新兴产业“布重兵”,鼓励推动国企发展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十大任务。下一步,市国资委将进一步协调各项资源,指导推动厦门国企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模式创新 向产融结合“跑步前进”

■市国资委专门印发《关于推进所出资企业产融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所出资企业产城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推动企业产融结合、产城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完善“产业+金融”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努力打造银行、证券、信托、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第三方支付等全面协调发展、厦门台湾良效互动的国有金融及类金融服务体系。

新兴产业渐露头角,新的发展模式激发国企活力,产融结合,正在厦门国企中兴起。

前不久,厦门国贸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厦门国贸投资、厦门国贸船舶进出口与上海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共同设立厦门国贸东方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通过国贸东方作为普通合伙人发起设立厦门国贸东方海洋装备产业基金。基金主要投向船舶、海洋工程及相关装备制造产业。这是厦门国企产融结合的缩影。

市国资委专门印发《关于推进所出资企业产融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所出资企业产城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推动企业产融结合、产城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完善“产业+金融”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努力打造银行、证券、信托、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第三方支付等全面协调发展的、厦门台湾良性互动的国有金融及类金融服务体系。

“从今年国企发展来看,金融和类金融产业已成为国企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增长源,产融结合效应显现”,林杰这样说。

据介绍,目前,国有企业参股的银行有国际银行、厦门农商行等6家;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有象屿资产管理公司、海翼资产管理公司等4家;设立的基金有恒一软件信息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达晨海峡股权投资基金等20多只;参股的保险公司包括君龙人寿、富邦财险等3家;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有海翔、诚泰等5家;担保公司有厦门市担保、创程融资担保公司等6家;此外,还有星原、海翼两家融资租赁公司以及吉象卡、夏商卡、一通卡等3个第三方支付平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