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施“蓝天碧水”工程 城乡环境更靓 为了进一步提升集美的宜居环境,近年来,集美启动了“蓝天碧水”工程,大到溪流整治、生猪退养,小到工地防尘、道路清洁,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要求,营造更加赏心悦目、健康自然的居住、生产环境。2010年,为了改善流域水环境,集美就在全区范围内打响了生猪养殖污染整治的“硬仗”,清退生猪养殖,先后投入2.5亿元,完成拆除生猪养殖户1740户,清退生猪近40万头,厦门的水源地——石兜坂头水库的水质因此得到有效改善。 发源于集美西北部小龙潭北侧山体的瑶山溪,是集美境内三大流域之一。几年前,集美区启动了瑶山溪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以生态环境恢复和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为重点,沿途分段进行清淤截污、生态护坡及岸线景观建设。处于瑶山溪流域中段的风景湖片区,也历经了截污整治和生态恢复,从一条散发臭味的水沟,“变身”成为清澈、灵动的景观水体。以生态恢复为核心,近年来,集美深入推进深青溪、瑶山溪等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采取河道清淤、水资源调蓄工程、生态沟渠技术和截污工程等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改善流域水质。 结合瑶山溪整治,一条长达2.4公里的观光旅游慢行道——田塘绿道日趋成形。这是厦门首条“山海相连”的绿道:宽度达60米的绿道伴随溪水蜿蜒而行,沿途配套有慢行休闲步道、自行车道和景观项目,为人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绿色户外空间。 除了田塘绿道以外,从双龙潭至坂头水库,还将打造为全程23.5公里的市级山体绿道;在滨海区域,从新阳大桥至集美大桥沿岸将打造为省级滨海绿道……一条条“绿色长廊”,提升了集美区宜居环境的生态品质。 3、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旅游 带动农民增收 依托无可复制的学村文化、独一无二的水上园博苑、背山面海的优质自然资源,近年来,集美区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整合山地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打造“一园一地两线”和“百年学村嘉庚教育文化旅游观光区、集美新城海湾休闲旅游度假区、闽南古镇生态运动旅游体验区”三大文化旅游板块,并以海峡两岸龙舟赛、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等节庆、文体赛事为抓手,发展生态之旅、文化之旅,赋予“生态集美”更多内涵。 在实施“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过程中,集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带动“百姓富、生态美”。 在集美的碧溪流域,一个既能保护原有生态,又能带来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项目——碧溪农业公园正在酝酿之中。这个面积达3500亩的都市观光农业园区,其启动区——集美宝生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已经初具规模。 宝生园农庄以种植铁皮石斛及有机果蔬产品为主,结合宝生园农业旅游配套服务,将周围的旅游景区融合在一起,形成“游山、玩水,赏民俗,体验农业农家情”的旅游格局,目前已有周边的75户农民加入,成为“社员”。 陈勇坚是灌口镇张庄村的农民,如今,他既是宝生园的股东,也是这里的员工。“过去一亩地才租两三百元,而现在,一亩地每年的纯收入就有20000元。”陈勇坚向记者介绍,现在他不仅能拿到土地租金,年底还有分红,而且还能领工资,算下来,一年的收入有了可观的增长。 像宝生园这样,集美还有大大小小一两百个农业合作社,形成了新村水果、前进花卉、田头仙景芋等特色农业项目,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
相关阅读:
- [ 12-12]金牛山公园路口挂限时禁左标志 仍允许车辆掉头
- [ 12-12]南湖公园计划改造路灯 明年雨季前告别“夜太黑”
- [ 12-11]南湖公园路灯暗隐患多 有人散步被抢有人跑步踩空
- [ 12-10]仙岳公园完成一期改造 2.5公里车行道变身健身步道
- [ 12-08]福州金牛山公园站广告灯箱玻璃疑被人恶意砸碎
- [ 12-07]福州西河公园公厕管理员突然晕倒 热心人送爱心
- [ 12-07]改造后新演武公园昨日亮相 蕴含浓厚历史文化底蕴
- [ 12-05]青口中央公园主体建成 面积相当于两个五一广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