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远洋渔业在厦门设立企业总部 买船造船都将有补助

2014-12-01 09:51:57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远洋船队回厦,带来丰富海产品。(本组资料图/记者姚凡 摄)

即将出台的新措施将大大利好远洋渔业。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雯)汽笛长鸣响彻高崎渔港,象征着又一次远征的开启。几天前,厦门海信天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的4艘大洋性灯光围网渔船从厦门鸣笛起航,开赴西太平洋公海作业。新船出征,意味着厦门远洋船队的规模又进一步扩大,今年截至目前,厦门远洋船队出海作业的船只数量已达24艘。

我市发展远洋渔业的目标是到2017年,全市远洋渔船规模达100艘,远洋渔业产量22万吨、产业产值56亿元。为更快更好地推动厦门市远洋渔业的发展,培育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记者昨日从市海洋渔业局获悉,我市即将出台《关于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八条措施》。目前已经成形的送审稿中尽是对远洋渔业企业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总的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我市已经有出台相关政策的。主要是渔船建造、企业落户等;第二类是省政府直接给予扶持的,主要是提升远洋捕捞产品综合利用、强化财政金融支持等;第三类是省政府要求各地市出台的配套政策。

【资金支持】

设立企业买船造船都有补助

近年来,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迅猛。重开发展远洋渔业的大门,是为了满足市民的菜篮子需求。市海洋与渔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厦门市年均水产品需求量约10万吨,目前自给水产品年供给不足万吨,厦门自给水产品每年有2万吨的缺口需要补充。按此推算,厦门市应有一支拥有100至120艘船的远洋船队。因此,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厦门重新开启了发展远洋渔业的大门。

要做精做强厦门的远洋船队,绝对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八条措施》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政府将为企业发展远洋渔业“买单”。

为实现我市远洋渔船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厦门市不仅积极推动本地远洋渔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鼓励国内外优质远洋渔业企业在厦门设立总部。总部设在厦门或在厦门注册设立独立法人机构并取得国家远洋渔业企业资格的企业将获得政府的造船补助。

目前初定的补助标准是,在厦实际到位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远洋渔船总吨位不少于5000吨,且总部设在厦门的远洋渔业企业以及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渔船吨位不少于3000吨,且分支机构设在厦门的远洋渔业企业,都将获得百万元以上的奖励。

建企业有补助,买船造船也同样有资金支持。新建或购买二手大型金枪鱼围网船、大型秋刀鱼捕鱼船、超低温运输船、大型鱿鱼钓船等远洋渔船,都可在不同条件下获得政府超过百万元的补助。

【项目支持】

推进生成远洋渔业综合基地

随着远洋渔船和远洋渔业企业的增多,为远洋渔业的发展建设“大本营”已显得刻不容缓。我市既鼓励企业走出去,在主要集中作业海域的沿岸国和地区建立远洋捕捞或水产养殖基地,也积极推动本土基地“落地生根”——一个设想是,在高崎闽台中心渔港和欧厝对台渔业基地等区域,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建设远洋渔业产业园区。

远洋渔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广布局,更需要往纵深发展,做精做优产业链,提升远洋捕捞产品综合利用水平。需要强调的是,鱼货回运补助是各地的核心政策。我市鼓励在厦门建设水产品加工厂及配套冷库,借鉴深圳补助标准最低值对鱼货回运每吨给予200元补助。当然补助有一定上限,考虑资金可持续性,全市每年鱼货回运补助最高不超过800万元。

【人才支持】

启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人才匮乏是制约远洋渔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远洋渔业较一般捕鱼工作需要更强的专业技能,劳动强度也更高,我市已启动加强远洋渔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鼓励企业和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船舶驾驶、轮机、渔业捕捞以及经营管理等一批适应现代远洋渔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同时,政府也积极推动本市转产转业渔民应聘远洋职务船员,相关培训费用将由政府予以补贴。《八条措施》当中还提到,未来对于在远洋渔船上稳定就业的渔民,政府也将发放一定补助。

远洋渔船船员的人身安全也有强有力的保障,全市远洋渔业船员和渔船保险将有望全部纳入渔业互保补助,按照规定给予40%的保费补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