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同安打破城乡教育二元格局 实现优质教育远程共享

2014-11-25 10:59:55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均衡

在全省首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同安区在全省首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做法得到省、市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由于同安区教育城乡二元化特点十分明显,同安区加大课堂自动录播教室及专递课堂建设,在全区所有的独立法人单位和所有教学点建设39套录播教室。建立名校、城区学校、中心校与教学点及薄弱校的一对一扶持课堂,实行“点对点”远程互动教学,实现城乡教学一体化,优质课堂教学实时共享。

“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个学生”,作为同安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以标准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动力,以“小片区管理”为依托,有序推进“薄弱校委托管理”、“直属学校(园)”建设、“民办校委托管理”等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通过片区内教师校际间交流促进城乡学校教育资源流转;充分利用“班班通”工程,加强信息化设备下的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共享。

同安区先后投入1.1亿元加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改造提升,对全区103所中小学、教学点进行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率达到100%。先后共投入4180多万元,全面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跨越发展,形成覆盖全区的区级教育城域网和学校校园网一体的现代教育网络体系,实现了覆盖全区中小学校(包括教学点)的1466套“班班通”。

由于同安区教育城乡二元化特点十分明显,根据地域广、边远农村较多、教学点多等自身特点,同安区加大课堂自动录播教室及专递课堂建设,在全区所有的独立法人单位和所有教学点建设39套录播教室。建立名校、城区学校、中心校与教学点及薄弱校的一对一扶持课堂,实行“点对点”远程互动教学,实现城乡教学一体化,优质课堂教学实时共享。

同安区在全省首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做法得到省、市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引进优质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如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办学的厦门实验中学,着力建成厦门一流、省内外知名的示范性、实验性学校。委托同安一中、厦门实验小学管理汀溪学校,高位嫁接名校办学理念和优质经验,打造同安一流的品牌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优化教师结构,壮大师资力量。重点加大农村教师、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注重“名师”队伍培养,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今年上半年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教师达1000人次,其中农村教师、薄弱学科教师312名,省市学科带头人27名,骨干教师100名,高三学科任课教师141名。目前,全区小学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86.3%、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85.1%,一支“品德高、教风清、业务精”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

现场

同安祥平中心小学

新校启用 学生乐开怀

日前,记者来到了同安祥平中心小学,朗朗的读书声,从宽敞明亮的教室传出。

“今年1月动工,9月如期开学。”祥平中心小学书记苏永南说,原本周边部分家长担心学校可能不能按期建成,甚至有个别家长准备把孩子转送到其他小学就读。但是,在同安各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施工单位加班加点,赶在了开学前完成,确保学生顺利就学。

据了解,祥平中心小学的前身是祥桥小学和杜桥小学,原来的学生数大约有七八百人,两所小学仅有20多名老师,而且教学楼老化、硬件条件简陋。加上周边社区外来人口集聚,学生就学问题更加严峻。

为改善教学条件,扩大学校规模,区教育局拨出4千多万元,合并两所小学,建起新校园。今年9月,一期工程基本完成——两栋教学综合楼,一栋室内体育馆,一个200米的塑胶跑道,总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据了解,单纯两间电脑室、音乐室的投入就达到280万。用苏永南的话说,他们用的是一流的、全新的教学设备。

“目前,学校总共有22个班级,在校学生1014名,教师60多名。”苏永南说,全新的校舍,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吸引来了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目前周边有多个房地产项目,新校建成将有效缓解新同安人就学压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