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中学生作文盛行网络词语 老师难懂“中二病”存代沟

2014-11-24 16:57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B、观点】

语言发展随时代变化 平时没必要限制太多

为什么这些网络词语会在学生中如此盛行?李建林分析,这些网络词语有的很传神,有的很简洁,有的还可以轻松地表达反讽、自嘲,使用起来更有趣味,因此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

对于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词,李建林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他说,自古以来,语言就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它本身有新陈代谢功能,不好的词语自然会被逐渐淘汰掉,留下来的,基本是美的、好的,老师和家长不必过于慌张。

而且,有时候学生恰到好处地使用网络词语,会让人眼睛一亮。有一节课讲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大家在探讨杨修为什么会死。有个学生说,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用一句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就是“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

还有个初三学生写作文介绍自己,开头就是“我们班的林大虾”,用“大虾”替代“大侠”,自嘲“粉丝不多”,哪些方面还是“菜鸟”。李建林说,这种戏谑、轻松的风格很传神,也不完全就是无聊用语,甚至还有一些美感。何况作文主张讲真话,来源于生活,平时没必要限制太多。当然,中高考这样的考试中,还是要注意使用规范语言。

作文要走规范路线 周记可以百花齐放

双十中学初中语文老师李爽说,中高考限制使用不规范的网络用语,所以学校采取了两种策略:作文要走规范路线,周记则可以百花齐放。

于是,就会发现学生写的周记中,不只有火星文、表情符,穿插英文、日文,甚至还有学生因为迷韩星,写上了韩文,结果老师一个字都看不懂。还有的学生图文并茂,画上了四格漫画,完全偏离了“写作轨道”。

考虑到中学生有个性表达的需求,即便有个别同学在考试中使用了网络词汇,老师也不会因此把分数打低。但是,过后一定会把他叫过来,告诉他要分场合使用。

松柏中学语文老师林采凤说,学校期中考改卷是“流水作业”,每个老师负责一部分,而作文一般是年轻老师批改。虽然高中生在考卷中使用网络语言不多,但如果用了,年轻老师批改时相对不易出现“代沟”。学生热衷网络无需一味反对,也可以引导他们多看古文,这样兼容并蓄,写出来的作文才更有底蕴。

对网络词汇宽容相待 偶尔使用不必太担心

厦门市教科院教研员李日芳认为,语文老师应当对孩子宽容一些,对他们偶尔使用的这些语言,不要太担心。如果是自然的流露,很新鲜。有的语言韵律也不错,反而体现学生的个性,感受语言的新鲜活力,语言是反映生活的,文章也是。要是不让学生用,那不是把生活关上一扇门吗?

他说,新的语言也是新的词汇,很多语言都是由新的词汇变成了词组。语文本身没有很原则的标准,靠自己感悟感受整体的美和流畅。语文老师难当就在这。所以要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跟上网络步伐,才能与学生交流。遇到考试,就靠评分老师的本身了,他笑说,如果碰到他手上,分数还可能高一些。因为有新鲜东西在,只要不至于怪怪的就好。

【C、延伸】

教育部曾出台相关规定 高考不得使用“火星文”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首次将“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调整为“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也就是说,繁体字、火星文等非规范的语言文字不能在高考答卷中出现,考生使用网络语言更要谨慎。

当时,本报曾就此采访了不少学生、老师。多数高三学生认为,高中生都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懂得什么场合可以玩闹,什么场合需要认真,谁都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但是,也有学生在网上发帖称,网络上的恶搞诗句真是害人不浅,就怕考试的时候会有这种“恶搞后遗症”,比如,语文考试填写诗句空缺部分,前一句是“水至清则无鱼”,后面他差点写下“人至贱则无敌”……

厦门一中语文老师钟斌多年参与高考评卷。他说,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福建高考的考生中几乎见不到使用火星文、甲骨文等另类语言文字的,偶尔有学生在答题中夹杂一两个繁体字,多半是因为学过书法,一时疏忽“手误”写下的。

厦门六中高中语文老师陈鸳红也表示,高中生的辨析力比初中生更强,考试中很少有人使用网络词语。偶尔出现一两个,老师就当做笑料拿到课堂上说一说,提醒大家,过后也就不会再出现了。如果有学生大量使用网络语言,有可能是老师引导不够,也有可能是这个学生想表达个性,老师应及时提醒。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