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高龄少男”王蒙携新夫人亮相厦门 参加两岸国学论坛

2014-11-23 09:09:58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王蒙夫妇。

人物名片

王蒙

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作品,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2010年11月15日,王蒙荣登“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单三娅

湖南衡阳人,1952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市,著名新闻专家、高级记者,历任《光明日报》编辑、记者、新闻报道策划部主任等,从事新闻工作30年,曾采访过钱钟书、杨绛、冯亦代、周汝昌等文化名人。

晨报记者 陈巧恩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现在看来,“高龄少男”对于年过八旬的王蒙来说并非浪得虚名,而且,大有将青春进行到底之势。

2013年,他说“明年我将衰老”;今年,他的长篇小说《闷与狂》出版,获评“用81岁的笔写出18岁的文字”;昨天,在厦门,这位当代著名作家向记者表示:“82岁也还可以(写18岁的文字),也许83岁不行,我不敢讲!”

王蒙此行来厦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值得一提的是,他口中美丽秀雅的新夫人单三娅随行。

爱情相随:“三娅的到来是我的救助”

绿草如茵,碧波粼粼,初冬暖阳为这美丽的筼筜湖畔披上浪漫金纱。开幕式结束后,出席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的专家、学者们相约合影。王蒙被引导到了第一排,他临坐下时又起身,偏过脸去向着不远处的“一抹红”轻轻扬了扬手。

她是单三娅,资深记者,让王蒙一见钟情的新夫人。彼时,一袭红裙的单女士正对工作人员说:“我站着就行,就站这(后排)。”但是,她接收到王蒙的“轻轻一扬”并走向第一排,落座他身边。事实上,她和王蒙似乎一直保持着这样不远不近的距离,比如合影稍早,王蒙被热情的读者们包围,原本与之并行的单三娅慢慢移出“包围圈”。一位自称王蒙忠实粉丝的女士还找她“走关系”,她对单三娅说:“能否帮忙求一个王先生签名?”单三娅微笑回答:“一会看看吧,看他(王蒙)有没有时间。”

据媒体报道,王蒙妻子崔瑞芳于2012年去世。这对他打击很大,曾一度万念俱灰。去年,缘于朋友介绍,他和单三娅一见钟情,“我必须承认,瑞芳给我太多温暖与支撑,我习惯了,我必须爱一个女人,守着一个女人,永远通连着一个这样的人,而完全没有可能独自生活下去。三娅的到来是我的救助,不可能有更理想的结局了。”王蒙曾说,生活万岁,青春万岁,爱情万岁。

反对作秀:“对小孩穿汉服没多大兴趣”

当然,在以国学为名的论坛之上,王蒙免不了要谈谈国学。他认为,当前经济发展非常快,但大家在精神和文化生活上还有很多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需要更充足的精神营养。“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东西和我们国家很贴近,也是老百姓最能接受的。”王蒙认为,国学是富矿,有很多可以挖掘、开拓的东西。换句话说,国学有今天如此受重视的局面,绝非偶然。

那么,应该如何弘扬国学?王蒙认为,不仅仅是温故知新,而应使传统文化有一个创造性的发展和转变,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关注世道人心的文化,弘扬国学关键在于心灵的塑造上,从内心真正接受传统文化里那些美好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

“我个人对那一帮小孩穿汉服没有多大兴趣,那更像穿戏服,更像舞台作秀。”他说,所谓弘扬国学还是要研究中国人的精神、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方法,“这些地方要慢慢往深了研究”。

国学兴起:“我不清楚中医算不算国学”

不知您发现了没有,谈论过程中,王蒙一直以“传统文化”代替“国学”。他坦言,虽然国学目前非常热,也都知道大概的意思,“但我还无法给予(国学)一个科学的界定。”王蒙说,他喜欢用“中华传统文化”,而很少用“国学”这个词。“中国古代并不分得那么清楚,譬如说,《史记》是文学作品还是史学作品?中医又算不算国学呢?有人说养生算治疗不算,我也说不清楚。”

就国学定义,王蒙还举了不少例子,“国画、戏剧算不算?应该没有人会说梅兰芳是国学家吧,但要是从大的范围来讲,中国固有的学问都可以算是国学。”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涵盖内容更广,包括文学、书法、戏曲等。

潘世建自称是王蒙粉丝
  在昨天之前,厦门市政协副主席潘世建只在电视上看过王蒙。他说:“按照现在的说法,我从小就是他的粉丝,一本好的著作可以影响人的一辈子。”

不过,比起“追星”,潘世建在论坛上的发言更让人感触良多。他提起曾被深深刺痛的那些事,“有一次出国,我和某个国家的部长说起中国。对方说,‘中国人真能喝酒,一喝就是干杯’;他还知道中国有座长城,除此,对中国再无了解。”

潘世建直言,当下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是通过求神拜佛认识国学。

潘世建认为,在经济腾飞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带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与中国文化。“筼筜书院所处的这块土地可以说价值连城,我们把臭水湖改造成一座可以让广大市民感受国学魅力的平台,我们为有这么一个书院感到骄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