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厦门牵手清华大学共建研究院 服务两岸合作发展

2014-11-21 12:30:30蓝碧霞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亮点项目】

海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海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已进驻火炬高新区办公。研究中心由北京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厦门市的支持下,在清华海峡研究院框架下设立。研究中心与厦门相关委办局密切配合,着力推动可信交易、电子发票、两岸网络自贸区三大专项。

参与研究中心工作的助理研究员于潇介绍说,研究中心为电子商务的研究与产业转化搭建了平台,在具体专项的确定上,则囊括电子商务的上下游,服务电商、服务消费者,营造良好的电商环境。

三大专项中,厦门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进展工作最快,目前已处于前期准备工作中,预计今年底试运行。“可信”二字大体勾勒了平台的作用,于潇说,为解决网络市场假冒伪劣商品、欺诈行为、市场主客体可信度低等问题,可信交易平台将通过法规、标准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理网络市场,提供企业/商品基础信息和网络信誉查询、防伪认证以及违规信息监测等服务。简单理解,可信交易平台好比一个可信“黄页”,商家和消费者都可在上头查询到自己需要的有关电商的可信信息。

于潇透露说,不久的将来,相关产品的包装盒上将贴有可信厦门的二维码,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登录可信厦门平台,查询商品的真伪和信用度。

电子发票的相关研究工作也在推进中。电子发票不同于网络发票,其无需打印,真正实现了发票从线下走向线上和无纸化办公。

一个亮点是,研究中心将推动“网络丝绸之路”建设,打造两岸网络自贸区。所谓“网络自贸区”,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之间,依托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贸易,依托网络开展相关管理和服务的无固定物理区域的动态贸易区域。根据计划,研究中心将开展以两岸“新三通”为特征的网络自贸区与网络丝绸之路的规划工作,探索网络自贸区的发展经验。

车联网与新能源

联合实验室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与厦门金龙合作的金龙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已经收到近百台的订单,预计11-12月份开始生产。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罗禹贡副教授介绍说,清华大学与厦门金龙的合作开始于2009年,双方共同签订了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的开发合同。他用“一拍即合”来形容当初双方的合作,“一方面是金龙集团刚好到清华访问,企业本身有车辆智能安全方面的开发需求,另一方面,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能提供业务和技术上的支持。”

承接良好的态势,双方在海峡研究院的框架内,下设了车联网与新能源联合实验室,其整合海峡研究院、金龙集团和清华大学三方的力量,力求打造一个集清华大学的技术资源、金龙集团的产业化平台以及海峡研究院政策资金等方面优势于一体的专业平台。“海峡研究院的设立,不论是对火炬高新区、厦门市还是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平台,对于满足多方的需求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罗禹贡说,目前,双方已成功研发金龙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金龙增程式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和金龙客车交互式侧翻预警系统三种产品原型。

罗禹贡说,为进一步增强合作,双方将成立厦门维禹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目前维禹汽车正在筹备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我们合作的目的就在于依靠我们本身拥有的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源,为金龙提供智力支撑。”罗禹贡介绍,维禹汽车将承接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为金龙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和产品,覆盖混合动力电动车整车控制技术、侧翻预警等汽车电子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研制的三种产品,其技术都处于同行业的领先水平。“我们通过融合国内外先进技术,把产品做得更精更优。比如,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的油耗更低,按国家标准测试的结果,国内一般的油耗在18.6升,而我们生产的产品油耗只要17.6升。”罗禹贡如是说。

“在两岸合作方面,我们将会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在台湾的学术交流基础,整合台湾大学的科研力量,实现技术交流和产业化的平台搭建。此后,我们也希望能借助金龙集团等一些企业的资源,推动大陆企业与台湾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罗禹贡说,目前有关实验室的构想已大体明晰。

谈及未来展望和规划时,罗禹贡表示,车联网包括车与车之间的互联,车与互联网之间的连结等,实验室将基于交通、信息等系统,推动车辆向更加安全、节能、娱乐、舒适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