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讯 今年三季度以来,国家力挺体育产业,并提出201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的目标。一时间,体育产业成为各方角逐的“金矿”。近日,厦门市统计局发布《2013年厦门市体育产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盘点了厦门市体育产业的家底,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 体育制造业是支柱产业 《报告》表示,2013年厦门市从事体育产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共有66361人,拥有总资产541.73亿元,全年营业收入达558.63亿元。全年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76.05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5%。 厦门不仅是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三大基地(即珠三角、长三角、闽南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运动、健身器材出口基地,产品远销欧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厦门健身器材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更为突出,聚集了众多运动健身器材企业,部分企业的一些零部件采取外包生产的模式,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集群,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体育贸易产业潜力巨大 统计显示,厦门体育贸易产业拥有总资产324.44亿元,全年营业总收入392.28亿元。其中体育运动服装鞋帽营业收入343.46亿元,占体育贸易业的87.6%;体育用品营业收入25.19亿元,占6.4%;体育相关产品销售营业收入23.64亿元,占6.0%。随着安踏、特步、361度、鸿星尔克等一批有实力的体育用品企业在厦门运营中心大厦的落成,体育用品企业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逐步形成。 渐成海西体育赛事中心 此外,厦门的体育服务业也十分发达。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投资兴办体育服务业逐渐增加,部分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和培训机构还开办连锁店,为体育产业社会化、市场化奠定了基础。《报告》表示,厦门马拉松赛、海峡杯帆船赛、厦金海峡横渡赛事等品牌赛事越办越红火,厦门市级、区级体育品牌赛事体系日趋成熟,海峡西岸体育赛事中心城市格局逐步形成。 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 《报告》也指出厦门市体育产业发展的不足,岛内外体育产业发展不均衡、体育资源配置偏差较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厦门拥有众多的健身器材企业,但多数为台资企业,产品销路集中在欧美地区,出口依赖性太强,在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难以做大做强。另外,厦门体育服务业目前主要依靠体育彩票、体育健身俱乐部支撑,呈现与其他一般城市发展同质化的格局,没有充分利用厦门滨海休闲城市的自然禀赋,发展海上运动休闲产业。 事实上,厦门已经有意识地加大了海上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力度。从去年起,厦门开办水上运动及户外休闲用品交易会,将帆船帆板、皮划艇、水上摩托、潜水、滑水、赛艇等滨海体育旅游项目紧密结合,力求推动和促进旅游、体育、海洋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此外,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展览会已经举办到第7届。 |
相关阅读:
- [ 11-07]零库存从何而来——沙县硅产业转型升级之路透视
- [ 11-06]福建拟新增2个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
- [ 11-06]厦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 [ 11-01]福州向海:求进布局东海之滨 加快开放跨越发展
- [ 10-31]厦高端产业园区建设快马加鞭 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
- [ 10-31]闽江口上的执着追求 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发开放
- [ 10-31]福建省努力提升经济综合实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 [ 10-30]2014第二届福州茶产业博览会今日开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