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明年上网可查化妆品真假 厦门已网上备案110多个

2014-11-05 09:20:45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化妆品销售火爆。(记者 黄晓珍摄)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陈泥)今年6月30日,新的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制度正式实行。按照新规要求,所有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上市前都必须先对产品信息进行网上备案,已备案的产品信息经省食药监管局确认后,在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官网统一公布,随时供公众查询。

记者昨日从厦门食药监管部门了解到,目前,厦门已备案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有110多个。市食药监管局近期将组织开展对备案产品的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改正;发现违法的,将依法立案查处。

“老”化妆品 要补充备案

按照国家食药监管总局要求,6月30日后,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企业,不再实行产品投放市场2个月内向省食药监管局备案的规定,而是应在产品上市前,对产品信息进行网上备案。省食药监管局也不再发放纸质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

市食药监管局保化处处长石朗表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网上备案”工作启动后,厦门已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和网上备案审核。据药监部门统计,厦门化妆品企业生产的品种共有649个,其中620个是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因此,新规对厦门企业影响较大。目前,厦门食药监管部门共办理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网上备案378批次,已通过确认94批次,涉及110多个产品。

需要提醒的是,新规并非只针对6月30日之后的“新产品”,此前市售“老产品”必须进行网上补充备案。据食药监管部门介绍,对2014年6月30日之前已备案的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新规要求产品持有者必须在今年12月30日前向省食药监管局申请网上补充备案,逾期不报备的产品,将被严禁生产和销售。此外,产品备案信息每4年需重新确认一次;已备案的产品,如果备案内容有所变更,必须重新报送备案。

化妆品成分 您可上网查

“今后,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将实现‘一品一户’,即每一个产品都有相应的备案信息,随时供公众到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官网查询。”药监人员告诉记者。

新规实施后,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了《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检验机构增补名单》,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启用了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查询的服务平台。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共有12573个SKU(库存量单位)备案在册,社会公众登录即可查看产品的生产公司、代理生产商和主要成分,甚至每个产品都有样品图以供查阅。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生产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此次备案并没有全部登记在册,部分化妆品厂商的产品仍旧无法查询。对于备案的截止时间,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已做出说明:“补充备案工作应于2014年12月30日前完成,无法按时完成的,应说明相关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明年消费者所购买的化妆品在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官网查不到产品信息,就可能是假的。

违法企业 将被立案查处

本月内,厦门药监部门将组织开展对全市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企业备案产品的监督检查。

记者昨日了解到,此次检查包括网上备案信息的核实,以及备案纸质信息档案的检查。市食药监管局近日已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化妆品生产企业及委托生产企业,在本月20日前,按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的要求准备好相关资料,报送市食药监管局保化处审核。对于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药监部门将责令改正;发现违法的,将依法立案查处。这些检查信息都会在备案信息中记载。

另外,美白类化妆品目前已被纳入特殊用途祛斑类化妆品管理。“厦门目前有49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其中生产美白产品的不少。”食药监管人员提醒说,生产企业应按照《美白化妆品管理要求》进行产品注册申请;已取得备案凭证的美白产品,也须按要求重新申报,并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证书,否则自2015年6月30日起一律不得生产或进口。

据悉,今年以来,食药监管部门对厦门祛痘/抗粉刺类、抗皱/抗衰老类、美白类、防晒类、除臭类等5类化妆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共随机抽验18批次,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