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机制 厦门有一个景色宜人的海湾公园,是锻炼休闲的好去处。在调研中我发现海湾公园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属于非建设用地,在城乡建设规划中又属于建设用地。 海湾公园的情况引起了我思考。在同样一个空间里各种规划互相打架,地块的功能不明确或者矛盾,是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以及审批扯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土地、规划、建设部门的调研中我进一步了解到,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差异图斑达12.4万处,面积306平方公里,由此造成全市有约55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直接使用。厦门最大的优势是美丽的风景、美好的环境,最大的制约是资源的瓶颈,土地包括滩涂才1699平方公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0立方米,低于1700立方米的国际警戒线。保护好生态环境,集约和节约利用资源,是厦门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务之急,是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让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落到实处,实现遵循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为此,去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多规合一,让生态红线真正落地。为了解决规划打架造成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问题,我们进行了“多规合一”的探索,主要建立了“四个一”:一是形成一张图,即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个规划的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规合一”的一张图;二是搭建一个平台,为了让这张图真正用起来,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多规合一”空间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国土、规划、建设、发改等各部门的业务协同管理;三是合成一张表,就是利用协同平台,实行一表式受理审批,项目审批时长从180个工作日缩短至49个工作日;四是完善一套机制。包括建立部门业务联动制度、监控考核制度、优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动态更新维护制度等,使“一张图”实现动态管理,真正运行起来。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状况、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区位特征、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结构特征、人口集聚状况等多种因素,按照生态区、产业集聚区、城市生活区等三类主体功能区,对全市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划分,细化到各区、镇街。对各主体功能区,按优化提升、重点发展、协调发展、生态保护等四种开发方式,明确各主体功能区开发策略,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创新考核和财税激励机制,让能干什么的人干什么。为了确保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红线切实得到有效实施,我们探索建立了与主体功能区相一致的政绩和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各区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异化的考核指标体系,设置共同和差异考核指标进行考核,树立以主体功能发挥好坏论英雄的导向。实行税收共享和财政保障激励机制,对市级园区和跨区域投建园区收入分配,实行属地化分成办法,从而既调动各区、镇街积极性,又避免各区、镇街间无序竞争,确保项目在全市能根据功能区性质统筹安排落地。探索“百姓富、生态美”途径,让生态红线真正落实。让生态控制线内的百姓生活得到保障、得以发展,是红线落实的基础。今年以来,我们在岛外选择了集美后溪镇、海沧东孚镇、同安汀溪镇、翔安大帽山农场等四个以生态功能为主的镇进行试点,一方面加大力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同时通过发展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完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帮助农民拓展就业创业渠道等,努力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百姓富裕。 |
相关阅读:
- [ 10-23]王蒙徽到同安两个村调研:共同缔造 要让乡村更富更美
- [ 10-20]访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关键在统筹 路径在改革
- [ 09-12]厦门召开全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会议
- [ 09-04]王蒙徽调研火炬高新区:当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 09-02]王蒙徽调研鼓浪屿:标本兼治 抓好鼓浪屿综合整治提升
- [ 08-23]王蒙徽到同安区调研:加快发展 建设“富美同安”
- [ 08-09]王蒙徽考察上海自贸区建设 厦将与复旦合作共建医院
- [ 08-06]王蒙徽率队在深圳考察 深化合作共促转型升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