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地产大腕妙语连珠纵论楼市发展 纷纷看好厦门市场

2014-10-23 11:39:03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的稀缺资源令其吸引力倍增,市场稳步前行。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孙玉玉)“需求就像小伙子娶媳妇”、“厦门就像一辆小但动力强劲的MINI COOPER”、“决定房价的不是成本而是市场”……在16日举办的城市观点论坛(厦门行)上,演讲嘉宾们妙语连珠,生动、形象又专业、严谨的语言,将当前房地产的市场形势、行业政策、金融趋势、企业战略等勾勒出来。

面对“后限购时代的厦门”这一议题,无论是知名专家陈淮,还是厦门本土的中骏集团董事局主席黄朝阳、禹洲地产副总裁杨彬,都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正如陈淮所说,房地产需求从来不是由政策创造或消灭的,2014年只是楼市的“小年”,应以平常心看待;对于厦门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来说,“机会就没有走。”

A、读市场 今年是房地产“小年”

对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陈淮做出了“2015年的基本面可能好转”的预测。在他看来,在8—10年的周期内,房地产的需求是一个常量,类似限购这样的调控政策只不过是改变了需求的分布结构,提前释放或者推迟释放,“就像小伙子娶媳妇,早娶还是晚娶的问题”。因此,在经历了2013年的集中释放之后,2014年的市场有所回落是正常现象,“实际上今年目前的成交量是历史第二高,仅次于2013年。”

以禹洲地产副总裁杨彬、厦门泰禾总经理陈德才等为代表的厦门开发商,也表现出了对市场的谨慎与乐观,“经过多年调控,房地产市场已经步入理性阶段,正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前进。”

而对于当前的货币政策,陈淮认为不应该认为限贷政策会渐行渐远,“货币政策可以灵活调整,目前是往这个方向走,以后可能朝另外一个方向走。”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零售信贷中心总经理陈连宁也表示,中国基本可不能出现像美国一样的次贷危机。

今后的房地产市场,与会人士达成共识:政策调控有望逐步退出,市场之手将逐渐取代政府之手。陈淮同时指出,市场发展将呈反复波动趋势、购房需求转变为改善型需求为主而带来的观望与挑剔,都将成为将来的市场常态。

B、看厦门 购房时机到了

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下行的时候,唯独厦门一枝独秀,房价连续多个月上涨,一时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在当天的论坛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纷纷表示了对厦门房地产市场的看好。

在杨彬看来,厦门“出身好”,过往的政策红利一个都没落下。“厦门的开发商,手里并没有太多的存储品。”陈德才认为厦门房价保持微涨的原因是供应量的稀缺。黄朝阳则用“人口流入型城市”为厦门定性,人流就是厦门房地产的机会。

而在“外人”陈淮眼里,买房子买的不仅仅是房子本身,很大程度上是资源,厦门资源稀缺、土地有限,特别是岛内,这样的市场一定有吸引力。因此对于厦门来说,尽管今年成交量下降,但是“机会就没有走”。中国有四个板块正在不遗余力地发展,其中一个就是厦门所处的海西地区。在陈淮看来,厦门的人居环境可以吸引周边乃至台湾的人前来置业,“厦门还担心什么?”

面对限购限贷政策的退出,杨彬用“睡得最晚起得最早”来比喻厦门市场的反应,他认为厦门的市场“恢复期”要短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陈德才则直接呼吁:限购限贷放开,购房门槛降低,意味着购房时机到了。

【精彩观点】

福晟集团董事、常务副总裁 何建华:

以前是市场简单、政策复杂,现在是市场复杂、政策简单,开发商要抛弃掉以前“政治经济学”的市场观,不能继续靠政策吃饭。

明发集团厦门公司总经理 杜洪均:

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形势和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在政策干预逐渐退出后,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调节继续强化,开发商应该对市场保持高敏感度,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

泰禾集团厦门区域公司总经理 陈德才:

房地产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会更加健康和稳定。政府应该转变角色,从调控者变为监管者,推动房地产市场靠市场自身的调节健康的发展。

戴德梁行厦门分公司总经理 潘育敏:

相对于厦门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目前厦门的商业地产还是刚刚起步,包括轨道交通也是刚刚开始投入建设。沿着轨道交通各个站点所产生的商业地产会是未来的蓝海,这样的商机值得开发商和投资者关注。(文字整理黄博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