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二三”炮战期间 涌现少年英雄团体 “那年我们是何厝小学5年级的学生,这些故事大部分是发生在这一期间的。那是1958年‘八二三’炮战的一天,广播里传来紧急通知,要求所有村民必须在当晚12点之前转移到后方。在家乡陷入危难之际,我们不想退缩,决定留下来。”在炮战期间,在厦门何厝小学涌现出一个少年英雄团体——“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今年73岁高龄的何明全和71岁的何佳汝都是当年“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的成员。当小记者来到何厝小学“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参观时,如今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边给小记者们分析当时厦门岛的地形和战况,一边回忆往事。“白天我们到前线帮解放军洗补衣服、送开水、擦炮弹、修公路,晚上就住在山洞里。”回忆起那段战争岁月,老人还历历在目。 此后,“英雄小八路”作为集体的代名词也成名了。1958年8月-12月短短4个月,《厦门日报》就有5篇报道何厝小学“英雄小八路”集体及个人的事迹报道及照片。何明全回忆说,1958年9月10日,时任团市委副书记王绥特地骑了十几公里的自行车来看望他们,还给何厝小学“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带去了一面绣着“英雄的小八路”的锦旗。当年年底,全国各地各界人士组成的慰问团到达厦门前线,当时就有许多记者、作家把他们的事迹写成文章,在全国媒体进行宣传。 2 “英雄小八路”故事,被拍成话剧和电影 “后来我们小学毕业,升入厦门三中。”何明全介绍。据时任三中总辅导员王添成老师本人反映其为剧作家陈耘提供过他创作的五幕话剧《英雄小八路》。1960年剧作家陈耘创作了《英雄小八路》话剧。1960年8月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到厦门前线采风,将陈耘同名话剧改编为《英雄小八路》电影文学剧本。 何佳汝回忆说,1960年8月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到厦门前线采风,同年10月制片厂来厦门拍摄取景。何佳汝与何明全两位老人回忆,剧组除了到何厝小学和三中取景外,也到厦门前线其他地方拍摄。“剧中主要演员还来学校和我们等跟班学习,寄明阿姨听到我们的事迹当场作曲,作为电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曲,还教我们唱。就是现在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拍摄期间还邀请我们到现场观摩,大部分取材于我们在何厝小学的支前经历。”1961年1月,电影《英雄小八路》在厦门拍摄完成。 何明全回忆说,何厝小学的支前大队之所以会在这一时期备受关注,得到团市委的重视并被命名,并作为全市少先队员支前活动的典型,主要是因为他们当时地处炮击前沿,支前活动相对较为危险;相比中学生而言,他们年龄更小,最大16岁,最小才12岁。除了缝补衣服、送水,修公路以外,何厝小学的“小八路”在炮火密集的阵地上还帮忙接电线,因此1958年8月部队特制锦旗“小英雄志气高,巩固国防逞英豪”,“英雄小八路”由此得名。 |
相关阅读:
- [ 03-06]省少先队成立学雷锋联盟 今起厦门再迎降温降雨
- [ 05-01]厦门最早的少先队60岁了 给新入队小少先队员当“引路人”
- [ 10-11]漳州市举行核心价值观记心间纪念少先队建队65周年活动
- [ 10-11]福州举办少先队鼓号队交流展示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