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以奖代补古厝“再生” 思明探索社会治理曾厝垵模式

2014-10-13 10:06:46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曾厝垵成为“中国最文艺渔村”。(记者 王协云 摄)

厦门日报讯 (记者 吴晓菁)引入了新的理念,蕴藏了新的生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在曾厝垵启动以来,思明区顺势引导,坚持“五位一体”原则、“共同缔造”原则,推进文创村村容村貌有机更新,充分发动业主、商户、游客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了环境美化、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民主自治、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曾经脏乱差的“城中村”蜕变成“百姓富、生态美”的“中国最文艺的渔村”,“城中村”转型升级、创新社会治理的曾厝垵模式正在逐渐完善。

独具闽南特色的燕尾脊、斑驳古朴的红瓦顶、镂空深邃的窗棂格……在曾厝垵文创村的大街小巷里,散落着不少被岁月“尘封”的闽南古厝。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沉寂后,如今,这一栋栋看似破旧的古厝,在共同缔造的春风“吹拂”下,纷纷迎来了“新生”,以全新的面貌向人们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曾厝垵渔村时光空间、金门大赞渔村文化馆、曾厝垵闽台文化馆……在思明区启动的“闽南古厝再生”计划中,曾厝垵已有8栋古厝的命运发生“逆转”。在时光与海风中,这些古厝们通过“以奖代补”或是“共建共管”的方式,剥下了残破的外衣,在“修旧如旧”的保护性修缮中,找到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轨迹。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小渔村展现“生态美”

闽南的香炉、铝壶、米桶,台湾海峡打捞的瓷碗……上周,位于曾厝垵社260号的曾厝垵闽台文化馆正式亮相,2000多件台湾和福建民间收集的老物件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实际上,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只是一栋破旧的古厝。这栋占地近300平方米的建筑原是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闽南古厝,近200年来一直是“明朝兵部尚书”蔡复一后代的居所。

今年7月,古厝开始进行保护性修复,这个月初正式完工。该项目第一期投资资金约50万元,全部由曾厝垵经营者联合党支部的三位党员出资。目前拟申请思明区“以奖代补”政策进行补助。

这种由民间推动进行古厝文物保护、政府最后再进行评定奖励的模式无疑是“共同缔造”理念在曾厝垵的生动实践。

曾厝垵通过“整体规划、有机更新、社区再造”的方式,既保护原生态的渔村历史风貌,又注入开放多元的创意新功能。

在这过程中,思明区特别鼓励商家开展文艺化更新“微改造”,通过个性涂鸦、创意布局、文艺点染等,让文艺元素与闽南渔村文化碰撞融合,营造出一个多元共生的城市文创村落,让传统渔村焕发生机活力。

此外,思明区通过共同缔造工作坊平台,邀请香港新锐建筑师参与文创村规划设计,引入生态设计理念,增强曾厝垵的“渔村味”。

完善社会治理架构

提升社会共治水平

马克是曾厝垵一家家庭旅馆的老板,不久前,他受聘担任曾厝垵文创村的社区规划师。他说,“社区自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怎么做,大家都是第一次,但是我很喜欢这种方式,让我有家的感觉,我想我会一直待下去。我很乐意一起来探讨曾厝垵的未来发展之路。”

在曾厝垵社区基层治理新方式的探索中,思明区积极搭建群众参与平台,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推进业主、商家、游客等参与社区治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不断提升社区各类群体的融合度,社区基层治理新方式。

曾厝垵业主协会、曾厝垵文创会如今已经吸纳了超过450个业主和800个经营者。由社区干部、业主协会、文创会成员组成的曾厝垵公共议事理事会,在谋划文创村日常管理与长远发展的大小事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明城市义工协会、厦门动物保护协会等社会公益组织,也纷纷进入曾厝垵,成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辅助抓手、社区自治组织的互动伙伴。

注重村落历史文化传承

增进社区认同感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唤醒了不少人浓浓的乡情。在曾厝垵,思明区也正在通过传承和保护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留住乡愁”,打造原汁原味的“闽南渔村”。

改变以往城中村改造“拆旧建新”的做法,思明区启动了“闽南古厝再生”计划,采用共建共管的方式对闽南古厝进行保护性修缮,对文创村中的名人轶事等进行深入挖掘,成功打造了曾厝垵村史馆“渔村时光空间”、展示“蔡复一历史名人文化”的渔村文化馆“金门大赞”等,留住了闽南文化的精髓。

台湾创意、台湾味道、台湾元素也纷纷在曾厝垵落地。比如,“台湾观光夜市”更是将台湾夜市饮食文化深深植入文创村,引入台湾“社区营造”、“民宿义工旅行”的理念,打造更有人文、更有创意、更有爱的文创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