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翔安乡村晚会大跳脱衣舞 村民称露骨表演见怪不怪

2014-09-17 09:16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村民提供的当晚现场照片。

海西晨报讯(晨报记者 吴浩)“本应是祭拜神灵、缅怀先祖的节日,翔安下庙村今年却有人在跳脱衣舞,真是不堪入目。”几天前,老张应朋友的邀请,到翔安区鼓锣社区下庙村观看当地乡村晚会,让老张大吃一惊的是,舞台上表演的不是歌仔戏等民俗节目,竟是脱衣舞。

昨日,记者走访了下庙村,发现当地村民对脱衣舞这种表演形式已经习以为常。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暗访,一个存在于闽南地区的色情表演团队渐渐初露端倪,晨报记者顺藤摸瓜,为您揭露游走于农村舞台的“三俗”表演行业。

村民:

对露骨表演已见怪不怪

据了解,下庙村人口三百多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村庄,年轻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最多的就是老人和孩子。昨日,记者走访了下庙村的几户人家,大家都表示,上周日晚上,村里请来了一个脱衣舞团表演。“脱到最后,两个舞女一丝不挂。”

“当天晚上很多人看。”一位年过五旬的小卖部老板告诉记者,晚会的舞台就在他小卖部旁边的一块空地上。顺着老板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个还没来得及拆卸的舞台仍在那块空地上。

村民小曾(化名)与妻子在外打工,他们的孩子与老人留守在村里,当天晚上,孩子跟着别人去看了脱衣舞表演。小曾对此十分生气,打电话回家责怪老人没能看管好孩子。他们告诉记者,对村里这种明目张胆的脱衣舞表演,他们很是反感。

不过,对这种露骨的表演,不少当地村民已习以为常。一位在路边乘凉的老阿婆说,她家老头子也去看了脱衣舞,她想看歌仔戏,但是今年没有歌仔戏,就没去看。

据悉,今年乡村晚会是下庙村自己联系一家脱衣舞团来村里表演的,请这个脱衣舞团共花费了1万多元。

舞团:

组织者要打点关系才演

经过多方打听,记者联系上了这个舞团的负责人丁先生。拨通对方电话后,记者自称是某文化传媒公司的老板,想请他们到其他村庄表演节目。这名自称姓丁的负责人很是热情,说他已经在翔安表演过很多场脱衣舞,绝对专业。

丁某称,他们的脱衣舞团主推全场表演,对方只要提供演出场地即可,全场表演费用在1万元左右,全程3小时,包括歌手演唱、杂技表演、二人转和脱衣舞,其中脱衣舞是穿插在其他节目中,一点点脱光的。

“如果你们自己有组织其他节目,我们也可以只表演脱衣舞。”丁某告诉记者,脱衣舞按脱的程度来收费,脱到“三点式”每人收费700元,脱到全裸每人收费1100元,一般一场能够提供两三个脱衣舞女。

丁某还表示,他是翔安本地人,绝对不会坑本地人,绝对可以放心。

记者问丁某,脱衣舞女数量不够怎么办?丁某一番犹豫后告诉记者,他的脱衣舞女都是从晋江一个更大的脱衣舞团请来的,并将晋江那个脱衣舞团负责人的电话告诉了记者。

记者拨通丁某提供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名自称“许小姐”的女人,许小姐表示晋江有不少像他们公司一样的脱衣舞团体,但是他们的脱衣舞女是人数最多也是最专业的。如果需要,他们可以到闽南各个地方表演。

许小姐告诉记者,如果请他们去村里面表演,必须要求村里面的组织者事先在当地打点好关系,确保自己的舞团在表演节目的时候不会被抓。

自建文娱队伍 丰富农民生活

出现脱衣舞团是因为农村文化的贫乏、农村生活的寂寞。这时,色情文化则涌入农村,占领农村阵地。久而久之,农民见怪不怪。 所以,农村文化需要培育与引导,而且刻不容缓。

如何让农民在腰包日益富足的情况下,精神也富足起来,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是重中之重。翔安有许多文化建设做得很好的村可以作为其他村庄学习的典范。

新店镇后村社区是翔安最大的一个社区,村里每年自行举办的文化活动数不胜数。该村一名具有多年文化工作从业经验的村民告诉记者,后村文化活动丰富的原因是村民积极自建文娱队伍。

后村有自己的腰鼓队、高甲戏表演队伍、南音幼儿表演队伍和答嘴鼓表演队伍,全村从事文化表演的村民有200多人,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到年过耄耋的老人,都常在翔安各地举办文艺演出。

内厝镇许厝村是翔安的另外一大文化村庄,该村村主任许伟瑜告诉记者,他们村的文娱队伍已经成为一个文化产业,在业余时间,下至20岁上至60岁,许多人都会在村里的空地上练习文艺节目,例如二胡、南音和歌仔戏。翔安许多村庄需要表演队伍的时候,这些表演队伍就会到各村表演,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能有额外的收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