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厦门酝酿成立国资系统母基金 被视为重要举措

2014-09-08 11:27:43谢嘉晟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融资多数依赖银行

厦门产融结合需快速推进

厦门推进产融结合的速度在2013年我国副省级城市产融结合综合评价中,厦门远不及第一梯队的深圳和广州。

“厦门国企很少借用其他金融工具,包括与产业基金合作,还停留在通过银行贷款发展阶段,光利息费用一年就达70多亿元,而放眼国际国内,成熟的企业大多涉足产业基金。”在与会的一些厦门国企印象中,不久前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发行的“超短债”算是个有益的尝试,但并没在厦门国企中形成气候,而这种“超短债”,相对于深圳、广州等地的“利用国内资产抵押,在境外贷款”的产融模式,融资成本还是高了不少。

结合厦门实际情况,厦门市国资委对于推动厦门国资国企的产融结合,有新的思路。

“基于厦门国企产融结合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国有企业发展类金融板块业务可以选择服务内部、参控金融机构与独立发展相结合的模式。”林杰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厦门市国资委的初步框架,“对于刚起步的企业,以财务公司或者资产管理公司为核心的内部金融平台发展战略,也可以从战略性参控股金融机构为起点;对于已经进入产融结合阶段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和战略需要进行升级,加强产融互动,反哺产业的转型发展;对于进入较高层次的产融结合企业,可以加强全方位的金融平台运作,实现产融结合,打造金融控股集团平台。”

按照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金融板块在厦门市属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有明显提高,金融产业对市属国有企业各产业板块的支持能力有明显提高,市属国有企业所控股的各类金融机构在同行业的位次不断前移,成为厦门市地方金融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争取控股1-2家全国性的证券公司;争取把厦门国贸期货等期货公司通过业务重组整合,打造成具有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期货经纪公司;争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新设立3-4家产业基金;争取新发起设立2-3家财务公司;鼓励国有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多种方式的国有资产证券化进程,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到60%以上。

厦门国资操作思路

按比例成立混合型子基金

按照厦门市国资委的设想,拟成立的厦门国资系统母基金,不直接投到产业中去,而是按一定比例和各种社会资本的私募基金混合成立子基金,母基金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管理运行。具体来说,也就是母基金将由厦门市国资委牵头组织,厦门市属国有企业参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创、物流等领域设立政府支持型产业投资基金,集中资金投资运作战略性、创新性、前瞻性的产业项目。

“这样,母基金的作用便发挥出来了,通过推进产业重组整合,发挥对新兴产业的引导和孵化作用,进而加快市属国企的转型升级发展。”林杰说。

当下较为务实的是,鼓励开展融资方式创新,推进国有企业整体或重要子公司上市,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中,探索利用收益权信托、收益权债券等创新形式实现存量资产证券化;组织设立政府支持型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国有企业设立投资基金、组建集团财务公司、参股股份制银行,集中资金投资运作战略性、创新性、前瞻性的产业项目,推进产业重新整合,鼓励有条件的国企单独或联合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支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适度发展融资租赁、担保、典当业务,加快发展证券、保险、期货、信托业,大力发展区域产权交易市场,搭建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平台。

不过,与会者也提出了厦门在推进产融结合中目前存在的短板。

“厦门需要配套有产融结合制度的保证。”有与会的厦门国企代表指出,比如国有股权的退出与转让,跟投制度的完善等,没有完善的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就很难让产业资本真正盘活流动起来。

此外,推进产融结合过程中还出现人才短缺问题。与会者建议,厦门应设立相应的人才引入机制,鼓励高端投融资专才落户厦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